来十堰郧西过七夕!放河灯、做花馍、赏《十里红妆》,把浪漫握在手心
天上有璀璨天河横亘星空,人间郧西的天河流淌着千年浪漫。在十堰市郧西县,这里总能寻到七夕的专属仪式感。手工织布、放河灯、做巧食……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把浪漫拆解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具象温柔。
这座浸润在七夕文化里的小城,正以这样的方式等你来邂逅每一份藏在细节里的心动,感受这份跨越时光的温柔与美好。
在老北街七夕乞巧坊里,木梭在棉线间穿梭,像在续写未完的诗篇。郧西的手织布只用最朴素的棉麻,便能织出日月星辰,织出花鸟虫鱼。
每一寸布面带着的掌温,是师徒间的手艺密码,是情人间的岁月凭证。七夕临近,这些带着时光印记的织物,成了最动人的信物,把平淡日子里的牵挂,织成了看得见的浪漫。
当最后一缕星光坠入天河,郧西的河面便成了第二片星空,人们将一盏盏河灯轻轻放进水里,灯内的烛光随着水面的涟漪晃动,像无数颗会呼吸的星辰。
在放河灯的人群中,有人为爱人放灯,让烛光载着心事流向远方,有人为家人祈福,让温暖随波蔓延。
七夕的夜里,整条河都被河灯照亮,那些晃动的光亮,承载着郧西人对天地的真挚心愿,是他们表达期盼的一种方式。
花馍,是郧西人心尖上的情结。生活的热爱、爱情的憧憬和未来的期盼,都会被揉进这团冒着烟火气的面团里。
当蒸笼掀开的刹那,白雾裹挟着甜香漫出来,那些憨态可掬的花馍,瞬间有了生命,软糯里藏着阳光的味道,那是郧西人用最朴实的方式,把日子蒸得热气腾腾,把浪漫酿得甜甜蜜蜜。
在郧西双石沟,一场《十里红妆》正徐徐拉开帷幕,凤冠霞帔映着古村的青瓦,唢呐声里裹着幸福的期盼。
三书六礼、花轿迎亲,拜堂成亲、三朝回门……每一个仪式都藏着对新人的祝福,每一声喝彩都浸透着对圆满的向往。
因此,有情人更愿意将这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定在七夕。当红绸从街头铺向巷尾,仿佛能看见牛郎织女的爱情,在人间化作了一场场烟火气的喜宴,让浪漫有了最鲜活的模样。
等到七夕夜里,郧西的乞巧意趣仍在延续,姑娘们会拿出针线布料,比拼手艺,期盼自己能拥有精巧的技艺。葡萄架下,老人们伴着夜色讲述着牛郎织女的传说,孩子们则睁着好奇的眼睛,静静聆听这份跨越星河的浪漫。
郧西的民俗文化丰盈而珍贵,表达方式更是千姿百态,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民俗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升华。这些民俗如同散落在郧西大地上的珍珠,串联起千年的文化记忆,也让郧西的七夕故事,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鲜活。
郧西,一生要去的浪漫之地。这个七夕,来郧西,我在天河等你!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龙文 通讯员 徐磊 孟雨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