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恩施利川:莼菜之乡新玩法 避暑客沉浸式体验农事乐趣

长江云新闻  2025-08-25 18:30:02
分享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地处武陵山区的“中国莼菜之乡”恩施利川,把千亩碧绿莼田变成“网红打卡地”,不仅带火了乡村旅游,还搭建起“种植—加工—出口”一条龙的莼菜产业链,构建起“特色农业+康养旅游”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添彩。

依托海拔1000至1800米的独特气候和纯净水源,利川种植出的莼菜具有胶质厚、芽苞粗壮的特点,产量占全国80%以上,被誉为“中国莼菜之乡”。进入8月,凉雾乡继昌村的莼菜基地里一片碧绿,与远山林海交相辉映,新开设的“莼菜采摘体验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武汉游客 熊璎子:莼菜摸起来滑滑的,和我平时去摘草莓,葡萄完全不一样,感觉很有趣,很奇特。

游客们采摘的莼菜,在村里的农家乐餐馆加工出一桌丰盛的莼菜宴,从田间到餐桌仅需数小时,就能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武汉游客 熊璎子:滑滑的、脆脆的、酸酸的,夏天吃起来比较开胃。

为规模化发展莼菜种植,凉雾乡创新采用土地流转租金、基地务工薪金、股份分红股金的“三金联动”机制,带动1200户农户参与莼菜产业链,户均年增收1.8万元。村民张英谋把自家一亩多田地流转给种植基地,在收获季当上采摘工,还忙着给游客做讲解。小小莼菜释放出的共富动能,让他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恩施州利川市凉雾乡继昌村村民 张英谋:我们的田地租金差不多就是六七百块钱的样子,另外一年采摘费的话,也就是在3万元左右的样子,另外像我的农作物 ,再加上那个中药材种植这些,一年大概就是4万块钱到5万块钱左右。

继昌村大力发展乡村避暑游、采摘游,探索农旅融合的多元价值,游客的到来让村里的民宿数量翻倍增长、供不应求,农产品销售与旅游业相互带动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逐渐成形。

恩施州利川市凉雾乡继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蒋易明:今年的民宿已经一抢而空,预计每一家民宿的话增收在10万元以上,随着游客的增加,我们老百姓的农副产品,比如像腊肉﹑土鸡等一些农副产品销售,让老百姓每家增收在两三千元以上。

每年4月开始,莼菜从低海拔田地向高海拔地区逐步开采,采摘季可延续到9月。如今,凉雾乡已建成7000亩标准化莼菜种植基地,培育深加工企业8家,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2024年实现综合产值4500万元,出口创汇突破100万元,获欧盟有机认证,成为湖北省农产品“走出去”的示范案例。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肖璇

利川台 咸丰台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