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科普大讲堂|“三防一勤”迎秋天 这些健康妙招防秋燥

长江云新闻  2025-08-24 09:45:20
分享到:

8月23日,我们迎来处暑节气。处暑,也叫“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要防秋燥、防“秋乏”、防秋凉和勤锻炼。同时,注意预防多种皮肤病。

(2025年8月23日《长江新闻》播出视频)

处暑后,气候逐渐干燥,人体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涩、干咳少痰等“秋燥”症状。

防秋燥:饮食上宜“增酸减辛”。此时可以多吃山楂、苹果、葡萄、柠檬等酸味食品。多喝水,适当食用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萝卜、蜂蜜、芝麻、百合、银耳等。

防“秋乏”:夏季人体消耗大量能量,处暑后天气转凉,机体进入“休整阶段”,易出现精神不振、疲倦乏力的“秋乏”现象。此时,要及时调整作息,建议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缓解疲劳。

防秋凉:处暑后,昼夜温差增大,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夜间睡觉盖好薄被;避免空调温度过低,更不宜对着风口直吹。同时,应注意腹部保暖,勿使脐部受凉,以免影响脾胃功能。

勤锻炼:处暑之后,秋高气爽,不妨走向户外,徒步郊游、登高望远,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秋季空气中的过敏原增多,如花粉、尘螨等,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瘙痒、皮疹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水疱、渗出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医师 宋坪:即便不是天天洗澡,每天都要在身上涂一点保湿霜,让皮肤一直处在湿润的状态,起到保护皮肤健康的状态,还要保持清洁卫生,比如注意衣物、鞋袜经常洗,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大家要注意保暖,保护咽喉部,很多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诱发银屑病等皮肤问题。

(长江云新闻 编辑 刘琴沁 责编 范莉 编审 王俊)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