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医“耀”荆楚·2025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复赛结果出炉

长江云新闻  2025-08-22 20:54:15
分享到:

8月22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官网发布最新通知,医“耀”荆楚·2025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复赛已顺利完成。经专家评审,“暴发性心肌炎创新诊疗”等20个项目入围大赛决赛,决赛入围名单已公布。

医“耀”荆楚·2025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复赛日前在武汉举办。作为省科技厅为培育壮大医疗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而精心打造的活动品牌,累计吸引了500余个团队参加,向全球呈现了湖北医疗科技的“硬核”实力。

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创新成长

每一个让医学创新成果走进临床的故事,都是湖北冲击万亿级大健康产业的缩影。“创新是为了更好的护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刚成教授研发的“抗栓塞脑保护系统”于2022年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已在全国15家大型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验,上市后可填补国内临床术中脑保护领域的空白。

参与深度孵化2024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精微视达的本地评委,武汉致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建辉表示,“大赛对湖北医疗器械技术转化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不断升级优化“医‘耀’荆楚”品牌,是湖北省科技厅以赛事为纽带构建创新生态的独特路径。2024湖北省医工交叉创新发展大赛,邀请全省91家国家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省内外30家投融资机构负责人组成评委阵容,在省内掀起了支持医工交叉融合创新的浓厚氛围。“我们已经进入接近200家三甲医院,也创新性地跟一些银保系统来进行合作。”2024年获奖企业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一年来的成长,令创始人张良禄感到欣喜。经过两年的组织谋划,医“耀”荆楚已成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年度盛事,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放大效应,精准对接医工交叉创新成果。“2024湖北省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已全部获得创投机构、基金公司的投资,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夏松介绍,“今年,省科技厅将继续拿出1000万元,对‘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形式予以资助”。

全链条营造良好生态

“你如何规范不同医院病理数据格式的一致性?”评审席上,大赛评委、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二级教授沈孝兵提问犀利,赛场之外却难掩对项目质量的好评:“湖北的医工融合创新成果层次高、发展快,呈现了优秀的产业价值潜力。”

颠覆药物安全评估的类器官芯片、人工智能增强的听诊器……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科技创新赋能群众健康的无限可能,也为未来的医疗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暴发性心肌炎的炎症风暴,诱发了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病情过于复杂反而掩盖了最初的源头。”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介绍,他带来的暴发性心肌炎快速检测试剂盒,能够实现15分钟内快速检测,将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院内死亡率降至5%以下,为暴发性心肌炎救治提供了“中国方案”。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尚小珂在今年完成从选手到评委的华丽转身,得益于强大的实力和政策支持,唯柯医疗在成立第二年就成长为“瞪羚企业”,并先后斩获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等荣誉和资质。医疗创新加速的背后,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陪伴唯柯医疗和艾米森生命从校园走向产业园区的海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琦琳表示,搭建技术与需求、临床与解决方案、企业与资本等转化生态的关键链条,将为成果转化的供需双方提供专业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湖北正以更大力度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强化推广应用、优化发展环境。来自上海的瑞凝生物去年刚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这家企业正在积极筹划落地武汉,副总经理陈亮带来了全球首款宫颈癌放疗隔离水凝胶,未来有望突破性提升放疗技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钟复平介绍:“我们将继续通过医‘耀’荆楚品牌发掘顶尖项目,培养未来产业之星。”

培育硬核创新企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科研论文高产田”向“临床转化加速器”跃迁——当国产心脏瓣膜产品价格降至国外产品的一半,当早筛技术从三甲医院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条“研-医-产”深度融合的创新闭环正在长江畔成型。


责任编辑 曾晗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