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宜都:岸电单月破2.5万千瓦时 “绿色电力”守护长江清
“扫码就能用电,船舱里安静又干净,成本还比以前低了一大截!”近日,在湖北宜昌宜都港区枝城港码头,货船船员张师傅熟练地连接岸电接口后,分享了他的体验。
今年以来,像张师傅这样选择使用岸电的船员越来越多,推动宜都港区岸电使用量持续攀升。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单月用电量突破2.5万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截至8月底,港区岸电累计用电量已超8万千瓦时,据测算,这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6吨、硫氧化物排放0.84吨、氮氧化物排放1.45吨,同时节省燃油约17.4吨,为实现绿色水运、守护长江生态提供了坚实支撑。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宜都市交通运输局三管齐下、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的扎实努力。该局通过硬件设施升级、宣传引导和智慧监管,让岸电使用从“软要求”变成“硬习惯”。
硬件设施全面升级,保障岸电“用得上”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岸电使用需求,宜都市交通运输局致力于提升硬件设施保障能力。目前,宜都辖区已安装岸电设备54套,经营性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宜昌首个低压大容量纯电动运输船舶充电站今年已在宜都宁通港建成,该充电站包含1台80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配套交流电源箱、岸电箱等设施,整套系统通过将10千伏交流电源直接转换为船舶所需的直流供电电源,可有效解决兴山-枝江磷矿绿色航运廊道新能源船舶动力补给问题。预计单站年充电200艘次/20万千瓦时,可替代燃油47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48吨。
宣传引导精准到位,推动岸电“愿意用”
为全面提升船方使用岸电的意愿与操作规范性,宜都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宣传推广与培训活动。
该局不仅定期联合海事、环保等相关部门,深入各港口码头召开政策宣讲会、发放宣传手册,还会同宜都海事处创新利用微信公众号、船员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持续推送岸电优惠政策、操作指南及使用岸电的环保经济效益对比,确保政策宣传全方位、无死角,实现港口企业、航运公司及船员政策知晓率100%。
此外,针对部分船员提出的“不会接、不敢用”问题,该局主动协调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及岸电运营单位的技术专家,多次组织“上门教学”和现场实操培训,手把手指导港口操作人员、企业业主及船员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接电操作,内容涵盖设备连接、安全注意事项、常见故障排除等实用技能,有效化解了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顾虑,极大提升了岸电设施的使用信心和操作规范性。
智慧监管持续优化,确保岸电“管得好”
、
为确保岸电设施稳定运行和使用过程规范高效,宜都市交通运输局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该局与宜昌市交通运输智慧中心、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宜都海事处等单位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通过联席会议、数据共享和联合巡查等方式,形成多部门协同监管合力。
在智慧平台建设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依托岸电信息系统、“船E行”及进出港报告系统等平台,实现对船舶岸电使用全过程的精准管控。系统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用电数据,智能预警异常情况,并通过远程监控实现预约、确认、记录等全流程在线监管,确保用电全程可追溯。此外,创新推行“线上监测+线下核查”模式,发现异常立即启动现场核查,问题第一时间处理。这一智能化监管方式显著提高了效率,保障了岸电设施稳定运行,为船舶提供了更加可靠、便捷的岸电服务。
“单月用电2.5万千瓦时是一个新的起点。”宜都市港航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岸电建设与应用,提升岸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完善岸电供电能力,并积极探索如推广移动端预约用电等便民利民新举措,全力打造清洁低碳、智慧高效的绿色物流运输体系,为“电化长江”和长江大保护贡献更多宜都力量。
通讯员 张红豆
一审:向姝
二审:李华
三审:党艳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