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魏明伟:一把“创新扳手”,拧开车间效率密码

长江云新闻  2025-08-20 22:54:54
分享到:

汽车制造领域,创新是最有力的“扳手”。在东风汽车股份襄阳工厂,全国劳动模范魏明伟和他的团队,面对生产线上的“疑难杂症”,用一个个创新的小技能,破解了众多难题。

01

8月19日,在东风汽车股份襄阳工厂,长江云新闻记者走进轻卡焊装车间,感受到生产一线新意不断。据了解,“零部件沉重”曾是困扰工人的一大难题,以侧围零部件为例,过去需要两人合力抬起并转身挂在模具上,劳动强度极大。魏明伟带领团队历经一年时间、四次改造,花费仅一千多元,研制出一套利用有限空间加装滑轨的工具。只需一人轻轻托起侧围放在载具上,就能完成原本两人的工作,不仅大幅降低劳动强度,还实现人机隔离,提升了安全水平。

长江云新闻记者刘飞(左)体验“省力滑轨工具”

这样的“低成本革命”在魏明伟的履历里不胜枚举。2024年入选“全球汽车前悬安装改善经典案例”的杠杆小车,最初只是用车间废料拼出的“铁架子”。当时工人安装减震器时,一人需蹲在车底托举半小时,另一人在上方拧螺丝,稍不留神就会磕碰受伤。魏明伟观察到塔吊原理的启发,在小车底部加装可调节配重,顶部设计弧形卡槽,让减震器能像 “搭积木”般精准卡入安装位,如今这套工具已在全国12家车企推广。

工人向记者展示“杠杆小车”的使用

02

记者还了解到,魏明伟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依赖昂贵设备,不追求宏大投入,而是聚焦产线实际需求,通过“项目制”推动一线创新。工作室每年能产出2至3项专利、超过150个改善项目,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解实困”。

魏明伟告诉记者,在不少生产环节,市面上都没有现成的解决设备,即便花费二三十万也难有厂家承接,而他们凭借自主创新,用低成本方案攻克了诸多生产难题。同时,工厂通过改善小组活动、工匠带徒等形式,为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03

工作室展柜里的老式马灯,是东风人精神的图腾。它见证过老一辈在荒滩上徒手拓荒、油灯下绘制蓝图的艰辛,更凝结着“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初心。如今,这盏灯的光有了新的方向——魏明伟和团队用行动赋予“马灯精神”新的注解:把信念化为破解难题的韧劲,把奉献融入日复一日的改善,把担当写进每一个创新方案里。

“马灯精神”更在魏明伟创新工作室里生根结果。自2014年成立以来,这里不仅是创新项目的“孵化器”,更是人才成长的“练兵场”。魏明伟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带教的徒弟中有人在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有人成为车间技术骨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追光者一样,接过“马灯”的接力棒,在岗位上精研细磨。

此刻,那盏马灯依旧静静伫立,而车间里的创新故事还在继续。

它照见的,是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对“把事情做好”的执着,更是“中国制造”在传承中不断向前的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飞 廖云翔 编辑 桂亮 美编 石璐茜 通讯员 张明远)

责任编辑 桂亮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