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国劳动模范”魏明伟:小改善大作为
汽车制造领域,创新是最有力的“扳手”。在东风汽车股份襄阳工厂,全国劳动模范魏明伟和他的团队,面对生产线上的“疑难杂症”,用一个个创新的小技能,破解了众多难题。
记者 刘飞:在轻卡焊装车间,每个零部件都特别的沉重,比如说侧围零部件,以前它需要两个人合力把它抬起来以后,转身挂在模具上,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最新研制的小物件,就能够最省时省力地完成这个工作,一会我们来试一下它究竟多省力。只需要轻轻地把侧围托起来,非常地轻松,再放到这个载具上,就完成了以前需要两个人同时作业的工作。
这套工具利用有限空间加装滑轨,不仅能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更实现了人机隔离,提高了安全水平。从构思到落地,魏明伟带着团队用了一年时间,历经四次改造,总投入仅一千多元。
记者 刘飞:市面上有同类的产品吗?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总部襄阳工厂首席工种师 魏明伟:市面上没有,可能二三十万也没有厂家愿意来接这个活。
这样“四两拨千斤”的巧思,在魏明伟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不少见。这台进入“全球汽车前悬安装改善经典案例”的杠杆小车,能帮助工人独自完成减震器的高空对位安装,省去了一人蹲托、一人拧螺丝的环节。
不依赖昂贵设备,不追求宏大投入,魏明伟工作室聚焦产线实际痛点,通过“项目制”推动一线创新。每年产出2至3项专利、超过150个改善项目,真正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解实困”。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总部襄阳工厂党委书记 金海涛:将劳模精神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企业经营目标达成,提供了坚实的创新支撑和人才保障。
马灯,曾是东风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象征。如今,这种“马灯精神”被赋予了新内涵,把复杂的变简单,把低效的变高效,把危险的变安全。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总部襄阳工厂首席工种师 魏明伟: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应该是一种小步快跑、持续迭代,只要他们(员工)有想法,就会有办法,我们一起去做。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飞 廖云翔 襄阳台 通讯员 张明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