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村“花木兰”:方寸乡土间的巾帼担当
在这个常住人口仅百余人、八成是老人的村庄里,一支由瓦窑村妇联执委余红宝、尹秋兰、朱金贵、叶冬桂等妇女组成的“花木兰”巾帼志愿服务队,正用脚步丈量乡土的温度,以柔肩担起守望相助的重任。
细微之处 皆是担当
得知韩友高湾的毛秀英老人刚做完腰部手术,志愿者朱金贵立即与姐妹们前去探望。她们默默清理老人因行动不便未能打扫的院落,细微之处的关怀让老人连声感叹:“现在政策真好,你们真好……”
五保户韩继绵老人前年摔坏了腿脚后行动一直不便。作为团队组织者,余红宝时常上门询问老人所需的生活用品和药品。一次老人腿疼发作,提到某种药贴用完了。余红宝立刻骑上电动车,拿着药盒样品跑遍多家药店,终于买到成分与包装相近的膏药。送药时她仍满怀愧疚,并叮嘱他人帮忙留意此药。为老人代购米、油,早已是志愿团队的日常。
菜田书卷 传递温情
低保户周改枝家有半亩菜地曾是年高体弱的她最大的负担。擅长种菜的志愿者叶冬桂每次探访,必去菜地除草、育苗样样帮忙。“冬桂教我摸菜苗绒毛辨好坏,现在我也能帮上忙了。”周改枝兜着叶冬桂摘下的辣椒,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独居的韩既存老人最怕黄昏后的寂静。尹秋兰便成了他的“解闷果”,每周带领队员陪老人唠家常,读报上的新政策,讲村里的新鲜事。得知老人爱看书,她们精心挑选书籍送去,也在聆听老人讲述历史故事、翻阅工整笔记中,悄然汲取着那份可敬的坚持。
柔肩担责 聚沙成塔
在这个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的村庄,妇女志愿者们成了老人们最坚实的依靠。她们中,有需照料孙辈的奶奶,也有经营餐饮店的店主,却总能挤出时间:耐心教老人使用手机,主动上门协助社保年审,代收送达快递……“有这些‘花木兰’在,就像自己子女在身边。”村里的老人们感慨道。
如今,“花木兰”队伍已从最初的4人扩展到9人,越来越多的妇女主动加入。她们用平凡的坚守昭示:志愿服务不必惊天动地,于细微处暖人心便是大担当;巾帼力量无需豪言壮语,用行动守护家园就是真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