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生产进入关键期 湖北发布《在田水稻“一喷多促”技术建议》
长江云新闻 2025-08-19 10:47:42
长江云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前湖北早播中稻处于灌浆结实期,正季中稻处于抽穗扬花期,迟播中稻处于拔节期,双季晚稻处于分蘖期,秋粮水稻陆续进入实施“一喷多促”窗口期。8月18日,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科技服务优质稻米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团队发布《在田水稻“一喷多促”技术建议》,要求各地抓住关键时期、关键节点,组织开展“一喷多促”,应对中后期高温、干旱、病虫害等威胁,促进水稻灌浆成熟,助力实现稳产丰收。
因田施策,适时喷施。根据水稻生长时期、病虫害发生情况、天气情况综合确定喷施时机,一般选择水稻破口前7日至灌浆期进行,重点提高植株耐受力,减轻病虫危害。各地要科学研判、适时实施,确保蜡熟前完成作业。
优选药剂,做好搭配。因田因灾因苗科学选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药液及其混合溶液,切勿违规混配,避免产生药害。遭受高温干旱的田块,重点喷施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抗旱抗逆制剂混合药液,提高植株抗逆性,促进籽粒及早灌浆结实;病虫偏重发生田块重点喷施三氟苯嘧啶、噻呋酰胺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等;双季晚稻重点喷施苔素内酯、噻苯隆、调环酸钙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耐低温能力,减轻“寒露风”危害。
科学作业,提升效果。选择无风或微风(风速≤3.3米/秒)天气开展作业,一般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开展作业,作业后如遇降雨天气,酌情及时补施药液。采用植保无人机作业的,根据机型、载液量和防治目的合理确定飞行高度,作业前确保药液混合均匀,速度控制在5至7米/秒,亩喷液量1.5至3升,减少药液飘移损失,确保作业效果。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劲松)
责任编辑 杨雨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