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汉江有 “卫士”!郧西 “老船工”“小喜鹊” 联动,用志愿红守护一江碧水

长江云新闻  2025-08-18 21:00:01
分享到: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十堰市郧西县羊尾镇的汉江江面上,一艘艘清漂船穿梭往来,身着“老船工”志愿服的志愿者们手持长嘴铁夹、捞网等工具,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江面清漂工作。他们,是汉江的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母亲河”的深情与责任。

渔民转型,共谱护水新篇

汉江,作为“南水北调”的核心水源区,三千里流程中流经郧西羊尾镇25公里,承载着上游各地清漂后剩余的漂浮物。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水资源,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上,郧西县羊尾镇的一群特殊志愿者——由退捕渔民及其后代组成的“老船工”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

图为老船工志愿服务队正在进行清漂工作。郧宣文摄

“我住在汉江边,过去一直靠在汉江打鱼为生。禁捕后渔船上了岸,但是我对汉江的感情没有变。”板桥村34岁的李磊和他54岁的父亲李金林,都是“老船工”服务队的一员。他们表示,自发组建老船工志愿服务队,有组织地在汉江边开展垃圾清理、溺水救助、江面清漂、保护鱼类等各项志愿服务,能为养育他们的汉江做一些事,觉得非常有意义。

烈日坚守,清漂汉江江面

连日来,尽管气温高达35℃,但“老船工”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队长黄年喜,一位在汉江边长大的50岁老船工,对水位涨落、水情变化了如指掌。“夏天雨多,尤其是暴雨过后水位上涨,就容易把上游的枯枝败叶、岸边的空瓶子等杂物带下来,这个时候我们就组织开展江面清漂行动。”黄年喜介绍道。

在他们的努力下,无论是大到房梁屋架、树木枝干,还是小到柴草渣滓,一旦被洪水冲下,都会被及时清理,确保了汉江江面的清洁。

今年7月上游泄洪后,水位消退,江面上布满了垃圾,志愿服务队起早贪黑,连续清理了一个星期,才将垃圾清运完毕。“大家都累得直不起腰,但看到清洁的江岸,心里十分高兴。”志愿服务队长黄年喜感慨地说。

多元拓展,全面守护江河

除了日常的江面清漂工作,“老船工”志愿服务队还积极拓展服务内容。

他们通过乡村大喇叭、入户走访、召开院场会等方式,向村民宣讲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相关知识,号召村民保护环境,爱水护水。同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培训、防溺水知识普及与宣传等,积极配合开展“共抓大保护 当好守井人”等活动。

在“老船工”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守水护水的行列中来。

2021年,“小喜鹊”护水志愿服务队成立,他们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岸边义务植树、河面清漂、水上安全与环境保护知识宣讲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引导群众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水电工陈新林表示:“只要有空,我都会来参加,能让咱家乡变美,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会尽力去做。”

暴雨担当,守护水源重任

今年8月,郧西县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汉江及其支流水位迅猛上涨,大量垃圾、杂物被卷入江中。

暴雨初歇,“老船工”志愿服务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重任。队长黄年喜迅速召集队员,大家毅然投入到紧张的清漂工作中,连续多日奋战,终于将大部分垃圾清运走。

8月13日,郧西在羊尾镇省际守护水环保志愿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2025年8月份志愿服务活动指引发布暨守水护水活动”,共有城关镇、观音镇、涧池乡等乡镇志愿分队,老船工志愿服务队及小喜鹊志愿服务队等100余人参加活动,旨在用实际行动为守水护水事业注入活力。

品牌引领,推动绿色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守水护水工作,郧西县不断打造护水志愿服务品牌。

2023年8月17日,“绿动天河”“低碳行者”两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成立,主要围绕巡河护水、水源保护知识宣传、植树增绿、垃圾分类、环境整治、光盘行动及《十堰市市民绿色低碳生活行为规范》宣传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

“我们以绿色低碳命名建立这两支志愿队,就是希望通过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引领居民践行勤俭节约、爱水护水、绿色低碳的新风尚。”郧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我们要打造更多像‘小喜鹊’‘老船工’这样机制健全、活动丰富、有号召力影响力的护水志愿服务品牌,做好库区水质保护,确保一库碧水持续北上。”

目前,郧西县共成立护水志愿队107支,环保志愿队25支,注册志愿者500余人,总服务时长7万余小时。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龙文 通讯员 孟莹)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