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咸宁 | 嘉鱼半年经济观察:增速从何而来?

长江云新闻  2025-08-17 18:30:08
分享到:

嘉鱼半年经济观察:增速从何而来?

今年上半年,嘉鱼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69亿元,增长6.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劲活力,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位于嘉鱼经济开发区的这家食品饮料企业,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一箱箱特色饮品很快下线,将发往全国各地。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现在才8月份,但是今年全年的生产订单已排满。

湖北嘉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孟建华:主打产品就是袋装的饮料和瓶装的 500 毫升,一天产能50 万瓶,袋装的产量稍微高一点,有接近 60 万袋。1- 6月份产值 1.2 亿元。

两年前,该企业落户嘉鱼,总投资2.1亿元。当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无法按正常程序办理不动产证,一度让他们心里有不小的包袱。企业的需求就是政府服务的方向。为此,当地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对接,全流程提供帮助指导企业。不久,不动产证办理下来,这也进一步坚定了企业投资嘉鱼的信心。

湖北嘉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孟建华:我们准备9月份就开始建设第三期,把它建好了以后,工厂要全面发展,有贴牌加工,还有我们做自己的品牌,(产值)三亿元就当做我的奋斗目标。

不远处,18万吨大米淀粉糖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建设者们顶着烈日,进行设备安装。

禾韵(湖北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妹香:我们下个月月底可能就要进行调试,调试完我们就试生产,如果全部投产产值能达到6亿多元,就业 80人,税收 2千多万元。

该公司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生产淀粉糖,产品有高麦芽糖、啤酒专用糖等。今年4月3日签约,5天后就入场,创造了新的嘉鱼速度,一期投资1.6亿元。企业看中的不仅仅是嘉鱼的区位优势,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才是促成企业落户的关键。

禾韵(湖北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妹香:我们在这里考察也不是说一天两天,首先一个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我们一进来,政府相关的配套,我们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他都能及时帮你解决。我们还没进厂,他们前期的工作都在做。

这块地原属闲置资产,盘活后,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然而新问题随之而来,企业用水量激增,原先的水管口径太小,无法满足用水需求。得从马路对面接新水管,这不仅仅是费用问题,得挖开马路,让企业犯难了。

禾韵(湖北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妹香:还牵涉到公路,如果没有政府出面,我们可能这一块做不过来,后来政府出钱帮我们把这块从那边引过来。

当地保姆式的服务,使得企业把生产进度提前了两个月,并增加投资2000万元,再上一条高端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嘉鱼围绕64个重点产业项目,实行驻点服务,已有15个建成投产。今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金额380.86亿元,已有38个开工建设。

嘉鱼:背街小巷“逆生长” 老旧街区焕新颜

老街老巷满是人间烟火,也承载了许多历史的记忆,但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也常常困扰着这里的居民。从2020年起,嘉鱼县开始逐步对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进行升级改造。昔日的“老破小”,摇身一变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宜居之地,居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走进嘉鱼县鱼岳镇磨盘路的各个小区,楼宇间花草点缀,车辆停放有序。宽敞的广场上,老人们带着小孩在嬉戏玩耍,欢声笑语不断。

咸宁嘉鱼县鱼岳镇北街社区老黄金公司小区居民 尹望珍:以前小区脏得很,卫生也不好,场子也没这么宽广,现在老年人锻炼身体好,环境卫生好,生活在这里心里都舒畅,寿命都要高一些。

如今宽敞的磨盘路片区,是由附近9个三无小区合并而来。原本小区间被围墙隔开,导致小区面积小、没场地,许多活动施展不开。2023年,磨盘路片区纳入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过与居民代表充分地沟通交流,决定打破围墙边界,实行集中连片综合整治,构建城市“大家园”。

咸宁嘉鱼县鱼岳镇北街社区党总支书记 刘泽琳:现在通过我们破墙合体拆墙并院以后,小区的邻里关系也和谐了,大家也不乱丢乱扔了,都共同维护我们小区的卫生。

近年来,嘉鱼县创新采用“老旧小区改造+”模式推进背街小巷综合治理,通过“三改三保”实现街巷有机更新:改基础设施,将破损路面更换为透水混凝土,同步实施雨污分流和弱电下地,确保功能完善;改空间布局,拆除违建腾退公共区域,植入口袋公园、文化长廊等复合场景,确保品质提升;改管理模式,建立机制,确保长效运维。2020年至2024年,嘉鱼县已按计划完成207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惠及19484户居民。

咸宁嘉鱼县北街社区老文旅小区居民 罗莲芳:像我们这里改造成屋里的花园栽花,美化一下环境,觉得蛮舒服。

小区改造完工后,环境更需要保持。为此,嘉鱼县创新构建了“立体清扫+智慧监管+多元共治”体系,将背街小巷纳入“五查”综合管理范围。中节能嘉鱼公司对包保的90条背街小巷实行“站桩式”保洁——定岗定人定责,确保垃圾随产随清。

中节能(嘉鱼)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雷建:我们将周边这个主次干道的保洁人员改成灵活机动性,投入到这些背街小巷的巡查。我们这样的更精细化管理,使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更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嘉鱼县还将背街小巷整治与“门前四包”、数字城管等统筹结合,通过一张网格管治理、一个平台管调度、一支队伍管执法,联手整治背街小巷,构建全民参与背街小巷管理的“千里眼”“顺风耳”。

咸宁嘉鱼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值班长 刘汉钊:开展“网格式”城市管理模式,将“点”和“线”相连,创新实施“网格式”城市管理方法,实现了城市管理“全”覆盖。

除了基础设施升级,嘉鱼还注重挖掘街巷的文化内涵。在许多小巷的墙壁上,绘制了精美的文化墙绘,内容包含诗经文化元素、嘉鱼民俗风情等,让小巷充满了文化气息。

咸宁嘉鱼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四中队队长 李永扬:下一步深入挖掘街巷文化内涵,将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打造更多有温度,有故事的人文街巷;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构建更加开放 包容 可持续的街巷治理体系,让每一条街巷都成为展示城市温度,彰显民生幸福的亮丽名片。

“菜”二代郑胜维的蔬菜梦

几年前,他还是都市白领,却在事业顺风顺水时选择返乡“种地”,带动数百人就业增收。他让嘉鱼蔬菜走出国门,眼下,又搞起了深加工。让我们去认识一下咸宁嘉鱼县新农人——郑胜维。

一大早,趁天气凉爽,嘉鱼县潘家湾镇新农人郑胜维,便驾车前往几公里外的育苗基地查看秧苗长势。

咸宁嘉鱼县新农人 郑胜维:围着基地转一圈,因为这里面很多散户的地流转给咱的,一年比一年多了,去年可能只有50%,今年可以60%。高峰期工人有 300 多人,在我这一年能赚六七万块钱没问题,如果他地再租给我的话,一家收入 10 万块钱问题不大。

甘蓝幼苗长势喜人,郑胜维难掩兴奋,8月下旬,幼苗就要移栽了。今年,他自种了3千多亩地,订单种植5千余亩,意向收购面积超2万亩。

咸宁嘉鱼县新农人 郑胜维:抚养小孩一样的,每天看着它们长大,水生蔬菜只要浇水就长,明天看又是一个不一样的。

2018年,29岁的郑胜维放弃央企稳定的工作,回乡继承了父辈的衣钵,成了一名蔬菜经纪人,凭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日销新鲜蔬菜200吨,并出口到日韩、东南亚等地。在蔬菜种植上,不断总结经验,成长为样样上手的老把式。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去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嘉鱼,勉励大家:“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郑胜维备受鼓舞,信心十足。

咸宁嘉鱼县新农人 郑胜维:我们深受感动,所以说要把这个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的话,必须要有加工产业。

7月下旬,总投资1.3亿的蔬菜深加工生产线正式奠基,将建设3条生产线,生产脱水甘蓝、白菜、萝卜等,主打日韩等国际市场,预计今年12月投产。届时,当地的蔬菜不仅能够就地加工,价值也提升了20%。

咸宁嘉鱼县新农人 郑胜维:明年计划估计 (加工蔬菜)2 万亩以上吧,(加工蔬菜)5 万吨,估计年产值一亿元以上,这一块的五六个村的菜不愁卖不出去。

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嘉鱼已形成“蔬菜+水产”双轮驱动的特色产业格局。2024年全县蔬菜总产值突破6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章珩 阴志维

嘉鱼台 高锦秀 郭辉 邓丹 卢建 皮道琦

通讯员 谢燕子 龙钰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