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侦探出动!随州大洪山上演寻鸟奇遇
“快看快看,老师!芦苇里那个蓝色的影子是不是翠鸟?”廖雨蒙的小手激动地指向湖面。她的妈妈刘中华赶忙举起望远镜,脸上满是笑意:“慢点慢点,别惊着它!”一旁的大自然导师曾老师立刻示意孩子们压低声音:“对,蒙蒙眼神真尖!那就是我们的‘小宝石’——普通翠鸟。大家悄悄靠近,观察它怎么‘守株待兔’。”
这个周末,随州市随县长岗镇二十余组家庭集结大洪山深处,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化身自然侦探,手持望远镜,深入湖畔、密林与金色田野,开启了寻觅“湿地精灵”的奇妙旅程。
大洪山何以成为鸟类的乐园?曾老师展开地图,向好奇的孩子们揭示自然玄机:“大洪山地处桐柏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独特‘生态跳板’位置,森林覆盖率极高,像一把巨大的绿伞。加上珍珠泉、白龙池等众多水库湿地如同散落的宝石,为鸟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家。”这片山水交融之地,记录在册的鸟类超过300种,秋冬季迁徙高峰时,更有200余种候鸟在此停歇补给,俨然一座生机勃勃的天然鸟类博物馆。
寻踪途中,孩子们收获连连。“林中彩虹”仙八色鸫:当老师轻声指出灌丛下那抹难以忽视的绚烂色彩时,孩子们瞬间屏息——蓝、绿、红、栗…八种色泽在它身上和谐流淌。“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珍稀,像不像掉进调色盘的小精灵?”老师的声音充满惊喜。
“长腿绅士”池鹭与白鹭:水岸边,身着朴素“麻衣”的池鹭与通体雪白的白鹭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们目睹它们优雅踱步,长喙如闪电般刺入水中。“看,白鹭的脖子缩成了‘S’形,随时准备出击!”一个小男孩模仿着,逗得大家直乐。
“潜水小能手”小䴙䴘:湖心几个毛茸茸的小身影忽隐忽现,引得孩子们惊呼。“它们可是‘浪里白条’,能在水下憋气追小鱼,像不像背着氧气瓶?”老师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恍然大悟。
寻鸟之旅的终点,是一座充满惊喜的“童话小屋”——由废弃猪舍精心改造而成的乡村博物馆。昔日异味弥漫之地,如今焕然一新:原木结构温暖质朴,阳光透过大窗洒满书架的科普读物与儿童绘本。孩子们洗净双手,立刻被手工区吸引,用画笔描绘刚邂逅的“湿地精灵”,或用树叶、黏土创作自然艺术品。在这座小屋里,分布着鸟类识别区、昆虫标本区、观影区、图书区和手工休闲区,新旧交融的活动场地无声讲述着大洪山乡村蝶变的故事。
眼下,随州大洪山风景区正以“观鸟+”为特色纽带,串联起生态保育、自然教育与乡村旅游。孩子们在湖光山色中追寻羽翼踪迹,在书香与创意中触摸土地记忆,这趟寻找“湿地精灵”的旅程,也悄然播下了珍爱自然、理解乡村的种子。
据了解,今年9月,大洪山还将举办首届观鸟节。
(长江云新闻记者 周科屹 摄影师 吴逸云 朱全宇 郝丽娟 方海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