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传统优势领域夺冠——看世界烘焙冠军背后的宜昌支撑
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刷屏全网。
中国青年烘焙师包佳千和陈佳炫
在第53届UIBC国际青年烘焙师大赛上
一举夺魁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纷纷聚焦这一高光时刻
鲜为人知的是,两位青年冠军的背后,他们的领队和教练均来自湖北宜昌本土企业安琪集团。
宜昌烘焙老师如何教出世界冠军?他们又怎样在西方的传统领域中胜出?中国人近年来又如何在这一领域追赶反超?
8月15日,本报记者带你一起探访,中国青年烘焙师在短短十余年间完成了从追赶者到反超华丽蜕变背后的故事。
一次文化和技术的双重胜利
“CHINA!”
巴西圣保罗当地时间7月24日晚,随着裁判长现场宣读出冠军名单,在2025年第53届UIBC国际青年烘焙师大赛上,中国队从法国、西班牙等西方强队中胜出斩获冠军。
在热烈鼓掌和欢呼声中,中国队选手来自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的包佳千、广东东莞市技师学院的陈佳炫,以及领队冷建新、教练廖进忠一起登上领奖台,高举奖牌和证书。
冷建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五星红旗,和团队一起向世界展示着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
UIBC是国际烘焙师联合会的英文简称,自1971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国际青年烘焙师大赛,这项赛事在西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冷建新:这项比赛的难度很大,参赛选手需在赛前一天2小时内完成准备工作,次日则要在6小时内完成5个类别共计140个面包的烘焙制作,其中包括法棒、牛角等13种不同形态的产品以及1件1.8米高的艺术面包。这对选手的技能、体力和创造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事实上,烘焙面包是西方人传统强势领域,想要拿到冠军不仅要在发酵、火候、时间及味道等烘焙基本技术上战胜对手,还要在艺术创造上超越对方。
赛前积极备战。
面对大赛“传统邂逅创新”的主题,冷建新和廖进忠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准备。在甜面团辫子包品类的比拼中,团队用中国传统竹编技艺制作7股辫面包,突破国际赛场常见的3-6股传统辫法;黄鹤楼造型面包用蓝莓、桑葚等食材天然色泽还原建筑韵味;“福”字面包以玫瑰花、芒果丁提升口感,既传递“吉祥如意”文化寓意,又用独特风味与口感征服现场评委。
艺术面包品类团队选择更具独特性的三星堆文化作为载体。这件艺术面包左侧融入三星堆面具、古建筑、福字等传统元素,右侧通过齿轮、动车等现代科技符号,用艺术语言讲述“古蜀智慧到现代创新”的文明脉络。
中国队参赛的艺术面包。
冷建新向来自欧洲、美洲的裁判团队介绍了这些精心设计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一致认可。
廖进忠说:“擅长中式面点的中国队在西方传统优势领域夺冠,这个冠军不仅仅是烘焙技术比拼的胜利,更是文化的胜利。”
世界冠军的背后是宜昌支撑
“贵公司冷建新女士担任领队及驻赛裁判,廖进忠先生担任教练,带领中国青年烘焙师代表队参赛并勇夺冠军。我们谨向贵公司冷建新、廖进忠两位同志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
8月5日,中国烘焙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向安琪发来感谢信。
据介绍,冷建新是“全国劳动模范”,现任安琪烘焙与健康食品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教练廖进忠是“全国技术能手”,现任烘焙与健康食品技术中心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此次参赛,两人配合默契:
从研究竞赛文件、设计参赛作品,到制定总体比赛策略。
从“无糖条件下烘焙开口的意义”“高温烘烤中的美拉德反应调控”等深层原理,到无糖无油面包发酵理解,含糖量20%以上的甜面包快速搓条与成型技能等,针对不同品类特性,训练各有侧重,手把手指导参赛选手将每个品类都做到极致。
从资源调配、现场翻译、比赛作品介绍乃至在异国他乡的赛前拉练与生活安排等,宜昌专家教练团队成为冠军背后的实际“操盘手”和参赛选手最强有力的支撑。
在中国参加的国际烘焙赛事中,此前,两人还多次搭档参与,带领中国烘焙师一路奋起直追。
2015年,冷建新带队,廖进忠参赛,在德国慕尼黑第四届IBA杯欧洲面包与甜食大赛获得第四名。
2017年,冷建新指导中国队参加在阿布扎比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首次参赛即勇夺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9年,法国里昂第48届UIBC国际青年烘焙师大赛上,冷建新与廖进忠指导中国队斩获金奖和银奖,还以总分第一荣获唯一团体奖。
2024年,冷建新带队,廖进忠作为教练组长,参加冰岛雷克雅未克第52届UIBC国际青年烘焙师大赛,凭借“孙悟空”造型这一中国经典文学艺术形象获得了“最佳艺术面包奖”。
冷建新至今清晰记得,2015年是中国参与国际烘焙大赛的关键转折点。过去中国队参赛以参赛选手的个人经验为主,而从那一年起,中国队参加国际赛事比拼转变为对发酵原理、理化变化、原料特性的系统认知和参赛指标体系的解读。
中国青年烘焙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在短短十余年间完成了从获得名次、到获得造型奖、再到拿到多个冠军的华丽蜕变,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先者的反超。
全产业链托举世界冠军
中国烘焙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
“我们近年来在国际烘焙赛场的成绩,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国家食品工业体系发展成果的胜利。”冷建新说。
相比十几年前单调乏味的面包,中国市场上的面包不仅品种更丰富了,而且也更好吃了。比如,身边就可以买到的大型连锁品牌“好利来”“仟吉”,宜昌的本土品牌“优D妞妞”“紫云”,甚至一些小甜品店,如今都发展得如火如荼。
“烘焙现在不再是一门高深的技艺,随着生活的改善进入了很多市民家,自己在家做烘焙成为不少市民的新选择,这也给我们的烘焙产业体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廖进忠补充介绍道。
“培养一个包佳千,离不开整个行业在技能培育、平台搭建与资源赋能上的深耕厚植。长期训练所需要的面粉以及各种糖、奶、油等配料,还有成套的设备,对于职业技术院校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需要政、校、行、企拧成一股绳合力托举,让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被看见。”冷建新曾一度为找不到好苗子而发愁。
据了解,安琪不仅选苗育苗争金夺银,更是培育了烘焙人才的“生态林”,提升了行业整体技能水平。“连续冠名并承办6届全国青年烘焙师创意面包大赛、8届发酵面食大赛,让更多有潜力的青年从业者崭露头角。刚刚夺冠的包佳千和陈佳炫就是在2024年全国青年烘焙师创意面包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2025年UIBC赛事储备选手的。”安琪集团总工程师张彦介绍。
一系列的举措和荣誉,让大家看到,中国作为传统面食大国,在烘焙领域的技能和水平,在国际上也是有分量的。
安琪集团如今已成长成为
全球第二大酵母企业
全球最大的酵母抽提物供应商
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年发酵产能达45万吨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5%
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
问鼎世界冠军,需要选手长期刻苦训练,也离不开中国烘焙行业消费市场、人才培养,再到全球前列企业的全产业链支持。
未来,越来越多烘焙师正用自己的技能实现人生价值,越来越多美味的烘焙食品将丰富人们的餐桌。
未来,仍将有更多中国烘焙师站上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