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河村携手余村 一场跨越千里的“共富之约”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是“两山”理念诞生地,7月18日,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实地走访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与堰河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闵洪艳共商今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成立“中国和美乡村共富联盟”大事,这场从全国两会延伸至田间地头的“双向奔赴”,即将变成实实在在的“共富之约”。
襄阳谷城县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闵洪艳:这里,汪书记!终于把你等来了。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汪玉成:辛苦!辛苦!
襄阳谷城县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闵洪艳: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这次见面,源于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的一次约定。当时余村的汪玉成正在谋划成立“中国和美乡村共富联盟”,堰河村的闵洪艳也正有类似的想法,俩人一拍即合,决定促成此事。这次汪玉成来湖北,就是来“共商大计”的。第二天一大早,汪玉成就在堰河展开了实地调研。
襄阳谷城县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闵洪艳:汪书记,你看我们这的有机茶都是喝牛奶、豆浆长大的,你看我们有没有新的市场。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汪玉成:我们安吉白茶已经研发了很多,像我们的白茶咖啡,包括白茶啤酒。我觉得接下去包括抹茶系列,我们都可以一起来研发。我们现在不仅仅是产品共富,我们还要形成技术上的共富,我们还要形成技术上的共富。
襄阳谷城县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闵洪艳:那好,太高兴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堰河村和余村,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现如今,浙江余村以“大余村”发展模式,带动周边24个村实现村均经营性收入254万元;堰河村以“1+7大堰河共富圈”,让7个周边村年平均收入突破280万元。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汪玉成:来到堰河之后,就是跟回到了余村一样。特别是这里的生态环境,都让我看到了家乡的这种感觉,所以说特别亲切。就从主导产业来说,我们都以乡村旅游为主,通过脏乱差的村庄(改造),通过环境保护,逐年的能级提升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之后,来打造乡村旅游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我们守护好绿水青山来换来金山银山,这是我们的共同之处。我希望能够把我们两地跨两个省份的这个村,能够通过这种共富联盟、共富超市的平台,建立起合作的模式,携手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的转型经历,让合作有了天然基础。在“共富联盟”座谈会上,汪玉成给堰河村的村民们展示了余村共富超市的“带货魔力”。这个超市展销全国区域特色农副产品,已上架6省21地的产品,带货达人的现场直播,让销量节节攀升。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共富超市主理人 朱一:回去之后,我打算在共富超市开辟一个货区,专门用于展示和销售堰河村的农副产品。同时,利用我们在江浙一带线下和线上的渠道资源,让更多人了解到堰河。另外,我也想邀请堰河村的村民代表,或者是特产制作达人,到我们余村去开展一系列的美食分享活动,进一步拉近大家与堰河村特产的距离,让共富联盟的合作真正落地生根。
襄阳谷城县堰河村村民 李长建:比如我们的茶香酥、小灰鸡蛋,还有我们的茶叶,放到那个共富超市里面进行一个销售。相信通过这个共富超市,吸引更多的朋友来到堰河村来打卡来游玩。
按照约定,8月19日,闵洪艳将带领堰河村的党员干部再次前往余村,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共富联盟”还将吸纳更多乡村,通过跨区域联动,打造可持续的乡村共富生态圈,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汪玉成:我们2022年7月提出了余村“全球合伙人”的概念,而且在余村已经通过合伙人孵化出了小酒馆、咖啡店、邮局、文创等一系列的新型业态。下一步,我会把已经落地的这种业态推到堰河来,余村的共富超市2号店基本上敲定落在堰河。在后续的标准和装修风格上面也会形成统一,这样让全国更多的村到每个地方,都能够借鉴学习到这种发展模式。
襄阳谷城县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闵洪艳:堰河下一步就是要走出去,可以把我们的市场做得更大,品牌做得更响。我们也要跳起来摘桃子,把我们的农产品真正实现成旅游的商品,让老百姓收入更好,我们的就业渠道更广,创业的积极性更高。我们更要向余村学习,因为余村是“1+9”的大余村,我们堰河也在走“1+7”的大堰河。通过我们的努力要带动辐射周边的村也要发展起来,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红利,把我们共富圈做大做强。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晓雨 廖云翔 张雪晶
谷城台 袁鹏 章霁玮 襄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