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长江云评 | 一卷书,何以回响“绿水青山的承诺”?

长江云新闻  2025-08-15 14:28:48
分享到:

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20年前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当下,湖北以山水为基、以生态为要、以人民为本,山清水秀、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正在长江两岸徐徐展开。

在向“美”而行的征途上,湖北何以践行“绿水青山”之诺?让我们从一卷书中,读出答案。

从一卷书中

读懂“春禁伐木”的秦律初心

云梦大泽,楚文化发源地之一。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有世界上迄今最早、最完整的“环保条款”——《田律》。

睡虎地秦简《田律》的主要内容,是对禁止滥伐山林、禁止捕捉幼兽的详细规定:春天,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夏月,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捕捉幼鸟幼兽……此律文蕴含了古人“和阴阳”“顺四时”的思想,同时首次以国家律令的形式为自然划出的“生态红线”。

承文脉鉴古今,“一卷书”跨越时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深深刻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进程里。如今,顺应着“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湖北继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长卷。

从一卷书中

看见“绿水青山”的今日答卷

湖北,因水而兴、因江而盛,是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和三峡库坝区所在地,既肩负着确保“一库清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重要使命,也承担着挺起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脊梁的光荣责任。

绿色,生态文明的底色。如今,底色更浓。

治污、减排、净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速整改;护山、丰草、清湖,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一场场生态保护攻坚战接连打响,“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丰厚的“绿色家底”也带来一个个“生态奇迹:

俯首,河流更洁净——湖北生态质量指数(EQI)常年保持一类,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Ⅱ类。

抬头,空气更清新——全省17个重点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5.7%,9个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远眺,山川更壮美——2024年,全省完成营造林333.4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42.45%。

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亮色。如今,“产业绿”厚植荆楚大地。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点“绿”成“金”,湖北积极探索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深耕“碳”路全国领跑。湖北是全国首批七个试点碳市场之一,还是全国碳市场“数据大脑”——中碳登的所在地,向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坚实迈进。

低碳出行“续航支点”。湖北全国新能源汽车“换挡提速”,构建“城区3公里、镇村6公里”服务半径充电服务圈。长江上,船舶充换电产业加速推进。

“关改搬转” 产业向绿。曾因磷化工产业而闻名全国的宜昌,作出”一减一增”的坚定抉择:对域内化工企业实施“关改搬转治绿”,同时立足“化工老本行”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推动从“论吨卖”向“论克卖”转变。

多彩,幸福生活的成色。如今,成色更足。

生态变“绿”,生产逐“绿”,也推动着生活向“绿”。如今,逐“绿”而行的长江,让沿江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城市,岸渐绿,水更清,景变金,映照着幸福生活的品质。武汉发挥水资源优势,加强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加快构建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总长80.7公里生态滨水空间,年接待市民游客逾5000万人次。

乡村,依靠青山绿水,过去的山窝窝变成了“金窝窝”。从脐橙到香菇,从硒茶到中药,从小龙虾到生态稻,村民们看得见山水、摸得到产业、留得住乡愁,“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愿景正在演绎为生动现实。

湖北治一方水土、兴一方产业、富一方家园,推动实现从“保护”到“保护和发展相结合”、再到“保护就是发展”三重境界的跃升,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富美”答卷。

从一卷书中

续写“长江之歌”的美丽合奏

今年以来,聚焦支点建设目标,湖北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高标准建成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湖北。

山清水秀,千河千湖碧波荡漾。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湖泊综合治理。重点湖库“一水一策”,每一滴水都有“专属保养方案”,确保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一线串珠,大美荆楚的绿色名片吸引八方游客。

天蓝地绿,万物共生多姿多彩。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出门就能看到青山绿水、抬头就能望见蓝天白云,让荆楚人民享受更多生态幸福感。全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让水清岸绿、江豚逐浪、麋鹿成群的美景成为常态。

村美人和,宜居湖北更美更新。“两江四岸”新妆上线,城市公园宜老宜少,老旧小区加速“焕新”,乡村迸发“美丽经济”新活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发展助力、为人民幸福“加码”。295个城市公园实施了绿地开放共享,开放面积296公顷,延伸了市民游憩的“幸福半径”,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从涓涓细流到滔滔江水,长江奔腾不息,宛若一条美丽“绿带”,涵濡钟灵毓秀的大地,翕聚万物生灵。未来,湖北将继续“饱蘸笔墨”,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

策划 | 孙俊

文案 | 胡傲蕾、汪婧童(实习记者)

美编 | 向悦

责任编辑 胡傲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