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云端锐评 | 做好透析去缝衣,尿毒症群体“自救打工”让人泪目又深思

长江云新闻  2025-08-15 13:29:03
分享到:

你能想象吗?在三楼挂透析机,到四楼踩缝纫机,这竟是一群“尿毒症工人”的真实生活!

据新京报报道,在广州城郊,一家透析中心内部开起了服装厂,专门收留尿毒症患者打工。他们大多是外地人,靠缝衣服、做手工赚取生活费,同时用收入抵扣部分治疗费用。3年来,这样的“尿毒症工人”已经占据了广州数十家民营透析中心近半数的床位。

评论区里,许多患者留言:“心酸只有自己知道,活着不容易!”而网友则感叹:“看哭了,自力更生值得尊敬!”“希望能推广,让更多病人有尊严地活着!”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尿毒症患者已超200万人,大约每年新增2万例。医保虽然覆盖一些费用,但自付部分仍让许多家庭喘不过气。这些透析中心为他们提供食宿、工作甚至补贴,让患者勉强维持治疗和生活;而患者又给中心带来医疗收入。

但这一模式还处于规则的灰色地带。民营透析中心提供的福利是否完全合规有待进一步审视;尿毒症患者应该每天休息10个小时以上,但是工作时间过长可能面临更多健康风险,工伤认定等劳动权益该如何保障?医疗场所和生产混用,安全卫生又如何监管?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规范。

尽管存在争议,但这种“自救式打工”至少给了患者尊严和希望,有患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里没人用怜悯眼光看我,我能养活自己”。也有网友说,“对于病人来说,能稳定挣到钱,按时去透析,像普通人一样过日子而不给家庭增加负担,是生活最好的颜色。”所以,我呼吁政府、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尽快明确民营透析中心相关福利及患者用工的规则边界,加强监管,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和患者权益,让“以工养医”走向“阳光保障”!

撰稿:王雨湄

编审:康耀方 邓国辉 李桓

责任编辑 王雨湄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