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永远不能忘 | 偷偷改名、夜晚离家,15岁的他徒步20多里地参加八路

长江云新闻  2025-08-15 10:30:40
分享到:

编者按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卢沟桥畔打响的全民族抗战第一枪,南京城三十万死难同胞的血与泪,武汉会战中守城将士们的铮铮誓言;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稚气未脱的少年毅然扛起钢枪,淳朴的乡亲将仅存的口粮塞进战士的行囊,无名双手在硝烟中托举起生命的希望……

而今,荆楚大地仍有200余位抗战老兵在岁月里守望,他们的亲身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教科书。长江云新闻推出《永远不能忘》——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特别报道。我们将走近抗战亲历者,带您重回那段烽火岁月,感受永不磨灭的家国情怀,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八十余载光阴流转,年近百岁的抗战老兵张克坐在轮椅上,目光依旧清澈。那段穿梭于冀中平原地道的烽火岁月,在他的讲述中愈发清晰。

年少时,八路军一位游击小队队长(张长生)住在小张克的家里,专门负责挖地道、藏伤员。”耳濡目染,小张克萌生了参军抗日的想法。

尽管被以年纪太小婉拒,但他仍天天软磨硬泡,“他最后同意了,要我去20多里地外的米家务镇的一个村里找他的队友。”张克说。

米家镇,正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第十分区所在地。当时,敌后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3 年 3 月的一个夜晚,15 岁的张克瞒着家人,独自步行20多里地到米家务镇寻找八路军,凭着介绍信成为了游击队的一员。

老人说,其实他的原名叫张科,当上八路军那天起,就改名为了张克。他解释,游击队每个人都要改名,甚至改姓,“这是个人保密的办法,不然你当八路,日本人知道了,抓着就得死,家里人也会遭殃。”

由于年龄小,小张克先被安排到老百姓家里,负责给伤员擦拭身体、端屎端尿,从基础照护做起,逐渐学着换药、包扎,后来又到随军手术队中担任护士,张克一步步成长起来,在战火里守着岗位,直到亲眼看到抗战胜利。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最动人的坚守。向老兵致敬。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益恒 陈亚曦 余霄 张振港)

责任编辑 张益恒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