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到长阳 小线圈里的磁力“回归”
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山走出的土家汉子徐云丰,曾在深圳创业成功,但故乡的召唤与心底的乡情,让他毅然转身,带着产业回迁、携着资本返乡,以磁性元器件产业吸引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在长阳创新产业园,一座占地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厂房矗立山间。这是徐云丰投资过亿,从深圳迁回的以生产变压器线圈、电感等磁性元器件为主的安品源电子信息产业园。厂房内,今年新上的全自动变压器线圈生产线高效运转,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个个小型变压器线圈有序下线,成为投放至全国市场的最终产品。
徐云丰说:“这是今年新引进的全自动化智能设备,优势是无人化、效率高,一台机器最低可以达到4个人的产能。目前新设备在陆续进场,8月底会全部安装完成。”
与自动化生产车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条人工生产线。工人们正手工绕制变压器线圈,忙碌而有序。徐云丰介绍,自动化生产线满足批量化、标准化大订单需求,效率高、成本低;而人工生产线满足一些非标定制的小批量订单需求,实现大小订单通吃,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一模式也解决了当地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题。“我一直在这里工作,感谢安品源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好的就业平台,让我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在家门口就业。”产业园职工林冰宝说。
徐云丰1999年毕业后到深圳创业,从技术员做起,2004年便成立了深圳安品源科技有限公司。说起返乡建厂的经历,徐云丰坦言,除了乡情,还有家乡的诚意和高效服务让彼此双向奔赴。
2018年,为应对沿海人力和租房成本的增加,徐云丰在家乡的召唤下首次回迁部分生产线,在创业孵化中心生产,初期试运行顺利。2022年计划扩产时,县委、县政府再一次抛出橄榄枝,主动为他协调一处空置厂房。
“这个空置厂房能够满足我们前期的生产需求,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两个月的时间之内帮我们协调原业主,让我们顺利购置过户。”徐云丰说。
相比深圳高昂的扩产成本,家乡优势明显。拥有属于自己的厂房后,徐云丰用4个月时间装修,让厂房很快投产。徐云丰说:“前期4个月的生产十分顺利,于是我们决定继续扩大生产,新建厂房,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帮我们完成了土地征收等相关工作,并完成五证同发,为我们项目开工建设打好了坚实基础,也更加坚定我们返乡创业的信心和底气。”
新基地2024年开工,2025年3月正式投产,深圳厂区的设备也陆续回迁。瞄准万亿级磁性元器件市场,安品源已与华为、中兴、松下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货合作关系。未来,徐云丰希望立足家乡成本优势,占领全国千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为提升核心竞争力,他还计划打造磁性元器件集中产业链,引导供应链厂家入驻安品源电子信息产业园抱团发展,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岗位。
“长阳的工业基础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去的长阳人,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希望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不管外面是否有更好的招商条件,我还是一心一意在长阳投资,继续做大做强,同时希望带领更多的人回家乡投资。”徐云丰说。
一审:李婧雯
二审:王梦
三审:田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