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碳”世界 争做地球小卫士
8月10日下午,湖北省图书馆汉江报告厅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教授、武汉科学家科普团专家徐世球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科普课,带领数百名小读者们踏上探索地球“碳”奥秘的奇妙旅程,一“碳”究竟。本次荆楚科普大讲堂活动由湖北省科协主办,湖北省图书馆与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承办。
活动围绕“什么是碳排放”“什么是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有哪些影响”等科普问题展开。“看,这些多出来的‘碳精灵’迷路了,它们挤在一起,像给地球盖上了一床厚厚的‘热被子’!”徐世球教授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大的“生命摇篮”,而“碳”被描绘成在这个摇篮里自由穿梭的“神奇小精灵”——它原本在绿树、小动物、空气和泥土间快乐地循环游戏,但当“碳精灵”超过一定数量,则会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徐世球教授紧接着对比展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可爱的北极熊依偎在妈妈怀里的温馨画面,另一张是北极熊孤独地站在一块小小的浮冰上,受困于冰川消融。他补充道:“这两张照片说明地球‘发烧’了,小动物们的冰雪家园正在消失!”一位坐在前排的小男孩忍不住拉了拉妈妈的手:“妈妈,原来我们不环保的行为,会让地球妈妈这么难受!”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挑战,徐世球教授告诉孩子们,我国的科学家正在努力做两件大事:第一,争取在2030年左右,让这些迷路的“碳精灵”不再变得更多;第二,到2060年左右,努力让新增加的“碳精灵”和能被大自然“回收”的“碳精灵”达到平衡。
徐世球教授以渊博的知识为根基,整合数百篇科普论文数据,用童趣盎然的语言作桥梁,借助直观的图片、动画和热烈的互动体验,成功地将关乎国家命运与人类未来的“双碳”宏图,化作了孩子们眼中可理解、可参与、可行动的身边事。他告诉孩子们,你们小小的肩膀,也承载着守护未来的重要责任!从今天开始,从举手之劳做起——关掉一盏闲置的灯,珍惜每一滴清澈的水,呵护一棵成长的幼苗,做好一次垃圾分类……每一次举手投足间的绿色选择,都在铸就着“地球小卫士”的光荣勋章。
本次活动,湖北省图书馆还紧扣主题,向孩子们推介了丰富的图书和数字资源,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更多关于“碳”世界的奥秘,积极投身于我国的双碳目标的学习和研究事业中。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岚 通讯员 杨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