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赤壁 | “一张处方”破局群众就医“三难”

长江云新闻  2025-08-10 18:30:08
分享到:

“一张处方”破局群众就医“三难”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解决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咸宁赤壁市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以“一张处方”改革为突破口,聚焦就医堵点、资源配置、服务质效等关键环节,通过打通医院、医保、药店间的信息壁垒,构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的县域医疗服务新格局,为群众带来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

在赤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室,高血压患者陈爹爹前来开药,医生开了两张处方单:一张是紧密型医共体药品处方,另一张是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处方。而这是赤壁公立医院正在推行的“药物+生活方式”双处方模式。赤壁市紧密型医共体统一建立45类疾病生活方式处方库,医生开具药品处方时,同步推送个性化健康建议。目前,该市临床诊疗系统已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慢病患者就医后自动建立健康档案,为诊疗提供参考。

赤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秋婷:给病人的健康上了双保险,我们可以指导他合理用药,配合他的健康生活方式,使他的病情控制平稳,让他少跑医院,少花钱。

“一张处方”改革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流程再造、质控闭环等方式,解锁了六大便民惠民应用场景。比如在赤壁就医,市民告别“一院一卡”时代,以湖北省电子健康卡为基础,生成唯一且终身有效的就诊标识,凭此码可跨机构就医、取药、查询健康档案,实现“一码在手,全域就医”。

咸宁赤壁市卫健局党组成员、公共卫生总师 高彬:实行全市就医“一码通”,破解“办卡繁”,打破“一院一卡 重复办卡”的麻烦,在挂号﹑缴费﹑取药 ,查报告等环“一码通办”。

“一张处方”改革中,赤壁市通过统一全市药品目录和处方标准化管理,构建起“医疗机构—药店”“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电子处方全域流转体系。慢性病患者在便民门诊开具处方后,可自主选择任意医保定点药店“刷脸取药”。上级医院就诊患者回基层医疗机构可直接沿用原诊疗处方,实现“专家方案家门口续用”。

慢性病患者 徐大妈:我在医院里开的流转处方,在人民医院也可以买,在附近的药店也可以买,都是很方便。

目前,赤壁市医共体22家医疗机构全部接入省、市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43项结果、一级医疗机构125项结果全域互认。“云胶片”平台覆盖20家机构,替代传统纸质胶片,影像资料可随时通过“健康赤壁”小程序查询。在远程医疗方面,“智能转诊+远程会诊——基层就医‘享专家’”让基层患者也能享受到专家诊疗服务。

赤壁市人民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赤壁医院)党委书记 祝敬华:基层的医生还可以通过我们的健康180(平台),直接与北京的专家进行沟通,通过信息化手段,极大提升了我们诊疗的质量,也满足了老百姓多元化的就医需求。

如今,在赤壁市人流量较大的医院,均已上线“诊间支付”,支持医保扫码支付和报销,患者排队现象明显改善。赤壁市人民医院正在试点“床旁结算”“先诊疗后付费”模式,便捷省时。

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搭建“一站式”惠企服务平台

为深入贯彻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要求,将干部队伍能力提升成效转化为服务企业发展的实际动能,今年4月,赤壁市成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高效便捷服务,成为赤壁激活市场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走进赤壁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传统的按部门设置窗口的模式已被彻底改革,发改、科信、市场等10家职能部门入驻,设置7大服务板块,构建起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诉求“一窗受理、一链通办、全程闭环”。

赤壁市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春林:涉企服务涵盖了198项基础政务服务事项和177项增值服务事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100%,综合受理﹑一窗受理率100%,企业无需多头跑,可在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

除了做物理整合,流程也得再造。该服务中心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创新机制,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武汉高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今年6月有一笔贷款即将到期,原材料代采又急需周转资金,企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诉求报给了中心。

赤壁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吴梦奇:我们登记完企业诉求后,中心将任务交办给了高投集团,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审查公司资质,现场敲定解决方案。

武汉高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谭凯龙:以前如果跟银行搞贷款或者是融资这一块,最起码要一个月左右,现在搞了这种综合服务以后,效率确实比以前快很多,大概15天左右就可以到位了,这种服务就像雪中送炭一样。

如何为服务流程加速?该中心推行“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线下,窗口接单后,简单问题现场解决,复杂问题分类交办,服务专员限时反馈办理情况,驻点专员回访评价;线上,开通24小时企业服务110热线,实现问题登记、受理、分办、反馈、销号全流程处理。同时,明确各类事项办结时限,以高效服务为企业降本增效。

维达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 李霞:只需登录线上服务平台,然后零跑腿,当天就能拿到备案证,效率翻了好几倍。

与此同时,该中心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企业和项目提供“一对一”的全程跟踪与帮办代办服务;整合惠企政策资源,建立动态更新的政策库,通过大数据匹配、精准推送等方式,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确保各项优惠措施应享尽享、直达快享。

靶向解决民生关切 百姓幸福指数升温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赤壁市聚焦民生关切与乡村发展痛点,通过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相继破解了一批民生堵点,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在赤壁市新店镇大湖岭村,一条崭新的长3.5公里、宽5.5米的水泥路通村而过,串联起沿线3个村民小组,彻底改变了村民“出行难”的困境。此前,该道路因“历史遗留问题”“跨村纠纷”等停滞施工近半年,如期动工成了村民心中的期盼。

咸宁赤壁市新店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闵瑞:主动对接邻村党支部,探索建立常态化跨村联席的会议制度,系统梳理权责清单,逐项厘清责任边界,细化协作事项,构建了问题共研、资源共用﹑成果共享,跨村协同发展新格局。

今年以来,当地将这条道路列为民生攻坚项目,组建专班全程跟进协调,逐户走访涉及路基占用的农户,组织群众召开“邻里圆桌会”“屋场会”等15场,群众从“不理解”变为“齐支持”。在多方合力下,仅用40天完成路基拓宽和2座桥梁主体工程,实现全线竣工通车。

咸宁赤壁市新店镇大湖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周光:以前的那个路,基本上就是坑坑洼洼的,村民进出也不方便,正是因为我们把路修好了,老板过来了,才会在我们这里投资。

与大湖岭村一样,望夫山村的松蒲渠因修建年代久远,长期淤泥沉积,造成部分渠段堵塞严重,导致沿线5个村8000亩农田灌溉困难。针对这一民生痛点,村“两委”组织150余名党员群众组成“清淤攻坚队”,对全长15公里的渠道进行清淤,让一度“瘫痪”的灌溉渠重新流淌起活水。

咸宁赤壁市新店镇望夫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饶斌:下一步我们要精准地对点进行逐步清淤,保证这个水流畅通,保证老百姓的田里有水用。

在神山镇西湖村,曾经杂草丛生的抛荒地上,如今连片的玉米迎来丰收。这是该镇推动抛荒地复耕的一个缩影。此前,因青壮年外出务工、地块零散等原因,神山镇存在土地抛荒现象。为盘活闲置土地,神山镇创新推出“集体流转+统一整治”机制。由村集体牵头整合抛荒地,引进专业种植合作社统一经营,发展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同时,引入“三资监管平台”对土地流转租金实行全程在线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在阳光下运行。

咸宁赤壁市神山镇西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黎明:村民每户能够多增加3000元的收入,村集体每年能够增加两万元的收入。下一步准备集中党员干部的力量,把它开发出来,让每一块抛荒地变成致富田。

截至目前,赤壁市已整治抛荒地6772亩,平均每户村民每年可获土地流转租金2000元,昔日的“沉睡土地”变成了村民的“致富田”。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阴志维

赤壁台 徐勇 丁铮铮 吴杰

通讯员 童金健 吕志海 郑田华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