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好评中国丨非遗变潮玩、老厂变网红… 天津把“和合共生”写成了顶流剧本

长江云新闻  2025-08-10 14:37:16
分享到:

8月9日晚,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等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古文化街启动,多维度立体展现津派文化。

7日至9日,媒体团在天津采风,这座城市像一本摊开的立体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传承的厚重与创新的鲜活,于时光褶皱中藏着“和合共生”的深层密码。

老手艺里的“新故事”

“天津为什么有这么多二哥二姐?在天津有个习俗叫拴娃娃,新婚小两口结婚后到奶奶庙求子,将桌子底下的泥娃娃求回去之后,自己有了孩子,要从老二排起......”走进杨柳青民俗文化馆,讲解员娓娓道来杨柳青的风物民俗。

5000 平米的展厅以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主线,呈现杨柳青镇的历史与特色。馆内陈列千余件杨柳青年画、民俗老物件、老照片等,步入式复原场景再现旧时杨柳青古镇的繁荣与市井生活,既是古镇历史面貌的完整呈现,也是北方民俗文化的缩影。馆内一楼设有 DIY 空间,孩子们蘸颜料给年画上色,年轻人跟着学习扎风筝,转动软陶转盘......民俗文化不再冰冷,化作可触摸的生活温度。

“非遗不该是博物馆里的摆件。” 在一旁的玉成号年画坊里,第七代传承人张宏的话坚定地说。她拿起一盏年画小夜灯,笑着介绍:“你看这胖娃娃,不抱鲤鱼抱石榴莲花了,寓意多子多福,更象征团结。” 在这间有近百年历史的老画坊里,传统木版的木香与文创的新潮气奇妙融合 —— 游戏IP娃娃、帆布包上的年画纹样、沙窝萝卜年画等等,都是她的“破圈”尝试。在这里,还能体验一把“制画人”的快乐,“只有亲手做过,才会记得这种温度。”她说。

“创的是年轻人喜欢的表达,守的是模板雕刻、手工彩绘的根。”第六代传承人霍庆顺一直致力于木版年画的研究传承,常到学校传授手艺。苍老的手与年轻的手共同按压木版,再用颜料晕染出吉祥纹样,正是杨柳青木版年画从明代万历年间流传至今的密码。

精神血脉里的家国同心

百年天津卫,半部近代史。天津的“和合”,不止于技艺,更在精神血脉里。

抗日名将吉鸿昌的故居二楼的一间房里,七扇门静静矗立,这是他特地为开展抗日活动秘密联络而设。工作人员的沉浸式演绎重温了英雄的一生,“我为抗日而死,要坐着受刑!”演员的台词铿锵有力,让人瞬间读懂“恨不抗日死”的壮烈。吉鸿昌外孙女郑吉安说:“这种实景互动的形式特别好,特别感染人,希望外祖父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当记者看得鸡皮疙瘩起来时,忽然明白:红色精神的传承,从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用创新形式让历史与当下对话。

梁启超“饮冰室”书斋的典籍仍泛着墨香,《少年中国说》的字句穿越百年,与海河河畔的安宁相互映照。从将军的赤诚到学者的忧思,这些红色印记从未褪色,与城市烟火气相融,成为激励前行的精神养分。这种精神的“和合”,让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始终紧密相连。

城市肌理里的古今交融

闲置烂尾楼变身创新创业集聚地、工业遗存成为公园式文化主题街区...... 在天津,一栋栋老建筑、老厂房被盘活。

天美艺术街区的红砖纹路清晰,几缕藤蔓随性攀附其间,工业时代的痕迹触手可及。这里的老建筑未被拆改,反而成为艺术沙龙主场。这里的“四区融合”,让街区、社区、景区、校区无缝衔接,学生走出教室,融入街巷,以街区为画布“就地创作”,闲置角落被艺术作品唤醒,斑驳墙面因艺术点缀焕发生机。工业遗存与当代艺术共生,市井烟火与艺术气息交融。街区还开发艺术周边,打造商业生态,“在这里,人人都是‘艺术家’。希望大家来的时候放下手机,亲手体验文字印刷、造纸、丝网印刷、非遗云染等传统文化。”一位入驻商家说。

在 “津一・park” 产业园区,原第一机床总厂的红砖墙带着 70 年代印记,昔日工业“锈带”已蜕变为绿色公园。前苏联专家楼变身雅致会客厅,毛主席视察过的“金三”车间转型为工业博物馆,静静诉说着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企业的辉煌过往。展台上 40 多台机床文物承载的年代记忆,与园区的数字经济气息碰撞交融,老厂区保留工业根脉、焕发新生,成为摄影爱好者争相打卡的新地标。

天津五大街的民园 1920 街区的改造刚全面竣工,青砖灰瓦的老建筑里,咖啡馆与非遗展厅相邻,民国风情与现代生活无缝衔接。商家笑着说:“老街区活过来,靠的是留住记忆,更要接住当下。”

作为天津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的布局里,高校智力、企业市场、政府平台完美咬合,全国首个中医药专利池、智能化服务终端等让创新链条环环相扣,企业创新成果加速涌现,蓬勃态势吸引大批年轻人前来逐梦。

细节里的“和合”密码

在天津,“和合共生” 的理念还渗透在城市肌理的诸多角落。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清乾隆年间的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便是生动注脚。‘’

馆长姚旸介绍:“这件珍品以中国胎土和窑炉烧制,瓶身上的珐琅彩来自西洋进口釉料,瓶身上的图案由宫廷里的西洋画师绘制,技法上则是西方的透视法和中国传统工笔画相结合。”

还有首个国家海洋博物馆,展示全球海洋生态、海洋自然科技的进步发展,呈现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历程。副馆长刘洁表示:“从几岁孩童到耄耋老人,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能在此读懂海洋文化。传递出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共同塑造美好未来的方向。”

三天探访,从杨柳青年木版年画到珍贵文物,从老厂房的齿轮到科创园的芯片......天津的魅力从不在宏大叙事里,而在每个细节的“和合”中:老手艺守正创新,老建筑活化新生,老故事现代表达,老基因开出新花。这座城用数百年的积淀证明:传承不是守旧,创新不是割裂,唯有和合共生,才能让文明在时光里永远鲜活。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益恒 易蕙)


责任编辑 张益恒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