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教育新地标 让谷城学子共享优质课堂
2025年的襄阳谷城县处处涌动着实干热潮。从教育新地标的拔地而起,到乡村振兴的画卷铺展,再到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谷城县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标尺,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把初心写在解决民生痛点的一线,把担当落在推动发展的实处,让“严”与“实”的作风,化作破解民生难题的“钥匙”、成为激活发展动能的“引擎”。
盛夏,谷城城关镇邱家楼社区的工地上机器轰鸣,一座橘黄色的现代化校园正加速“成长”。作为谷城县2025年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总投资1.74亿元的襄阳四中谷山学校已进入开学倒计时。9月1日,这所承载着2100个学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将正式启幕。
湖北艺得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负责人 谢勇:室内装修7月30日已经全部收尾,8月15日运动场和绿化全部完工,8月底之前所有设备要求调试到位,保证9月1日的顺利入学。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廊相连的教学楼群,橘黄色外墙搭配红色窗框,在绿树映衬下格外清新。200余名工人分布在各个区域,处处是紧张有序的冲刺景象。
襄阳四中谷山学校筹建办公室负责人 蒋德成:这所学校的硬件是按省级示范学校标准建的,学校的节能设计每年能减碳15%,孩子们在这儿上学也是在感受绿色理念。
硬件过硬,软件更要“顶配”。7月18日,谷城县政府与襄阳四中签订的合作办学协议,让这所新学校正式定名“襄阳四中谷山学校”。
襄阳四中谷山学校筹建办公室负责人 蒋德成:目前,襄阳四中选派了一名副校长担任谷山学校校长。未来,还会选派多名骨干教师驻校,我们的老师也能定期去襄阳四中跟岗学习。两边的教案、试卷,甚至研学活动都是同步的。
这种“捆绑式”合作,直指城乡教育差距的痛点。目前,学校面向社会选聘的45名教师已完成首轮培训,其中12人在开学前已赴襄阳四中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封闭研修。
襄阳谷城县教育局局长 杨爱民:现在有了教联体,襄阳四中的双师课堂会走进谷山学校,谷城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襄阳谷城县城关镇邱家楼社区居民 李雨晴:我们特别期待,以后送孩子上学方便多了,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像李雨晴这样的家庭,在周边3.2万户居民中很普遍。过去,邱家楼、红石亮等社区因缺乏优质学校,适龄儿童要么挤入老城区学校,要么随父母赴襄阳就读。谷山学校不仅是破解“入学难”的民生答卷,更是谷城“教育强县”战略的生动实践。
襄阳谷城县教育局局长 杨爱民:在谷城县“十四五”教育规划里,谷山学校的定位远超“一所学校”,它是“教育强县”战略的支点,也是产教融合的催化剂。
下一步,谷山学校将扛起谷城县义务教育改革的试点重任,在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跨学段课程衔接、智慧体育系统应用等领域先行探索,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后,逐步在全县铺开,真正让谷城的“教育优质均衡”从蓝图走向实景。
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李晓雨 张雪晶
谷城台
通讯员 阮班明 童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