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我们 | 周奎林:打工人返乡当主播 手机带火家乡货
从工地打工者到乡村主播,在襄阳市南漳县,37岁的周奎林带着对家乡的牵挂返乡创业,用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一把小凳,让家乡的特产走出了大山,也让漂泊在外的游子尝到了“乡愁的味道”。今天新时代的我们,一起来认识周奎林。
襄阳市南漳县电商达人 周奎林:吃脆的我给你搞脆的,要软的我给你搞软的,要甜的我给你搞甜的。
在南漳县城关镇榆树岭村石板冲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内,周奎林仔细挑选“样品桃”,精心摆盘后,架起手机开启了当天的直播。
襄阳市南漳县电商达人 周奎林:七点半直播,直播一个半小时,直播后下来到仓库里打包,然后发快递。
37岁的周奎林,是南漳县东巩镇人,曾长期在外务工。去年为陪伴即将升入初三的孩子返回家乡。他热爱摄影,常在网上分享家乡的山水田园美景,触动了许多游子的思乡情,在网友建议下,他通过电商平台推广销售家乡特产,助力家乡发展。
襄阳市南漳县电商达人 周奎林:通过抖音短视频或者微信视频号、朋友圈,把老家的这些特产给他们寄过去,让在外头打工的兄弟姐妹,尝到老家的味道。
刚开始,周奎林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农户家收购香菇、土鸡蛋、蜂蜜等农产品,拍摄视频并发到网上,但基本没有人看,订单也非常少。正当周奎林为流量着急时,今年5月,南漳县就业训练中心新一期免费短视频培训班准备开班,他立马报了名参加了15天的培训。
襄阳市南漳县就业训练中心工作人员 姬帆:我们针对返乡创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开展免费电商培训,从短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到直播带货运营全流程教学。
6月初培训结束后,周奎林立即投入创作,以家乡风景为背景,用方言讲述“家乡故事”,视频内容融入农户采摘、晒香菇等真实场景。质朴生动的表达,使他的作品逐渐走红。
襄阳市南漳县电商达人 周奎林:半个月时间涨粉涨到1700多人,现在每天下单量都是四十、五十单以上。
周奎林常常忙到深夜,他的勤劳,不仅将自己的事业经营得蒸蒸日上,同时也为周边的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襄阳市南漳县石板冲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肖玉芬:今年通过他直播以后,采摘量,采摘的人员增加了,销售的力度也增加了,对我增加收入来说,还是很可观的,力度还是比较大。
黄桃的爽口、香菇的醇香……这些承载着“家乡印记”的味道,通过周奎林的直播间,搭乘物流快车,被送往全国各地的南漳游子手中,慰藉着浓浓的乡愁。
(长江云新闻 南漳台记者 陈陟陶 郑梦欢 编辑 刘琴沁 责编 李媛 编审 南新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