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2025年红莲型杂交水稻良繁基地建设暨国际合作推进会在罗田举行

长江云新闻  2025-08-08 19:46:14
分享到:

8月8日,2025年红莲型杂交水稻良繁基地建设暨国际合作推进会在罗田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农学院、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数百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罗田,共谋杂交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参会嘉宾先后实地考察了红莲型杂交水稻繁育基地与仓储加工基地,亲身感受罗田在杂交水稻产业发展中的坚实基础与强劲实力。随后,“罗田现代水稻种业产业园” 与 “李泽付专家工作站” 正式揭牌,这两大平台的成立,将为罗田杂交水稻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推进会上,罗田县政府与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 9 家企业成功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合作领域涵盖水稻精深加工、技术研发等多个关键环节。这些签约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延伸罗田杂交水稻的产业链条,加速推动当地种业的转型升级。

据了解,罗田年均16.4℃的温润气候、1330毫米的充沛雨量,为杂交水稻制种提供了“天然温室”。高山丘陵的天然隔离屏障,让异交结实率高出同类地区20%以上。

2021年4月,受罗田县“教授回乡”工程感召,水稻生物学家、红莲型杂交水稻创始人朱英国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受邀回乡发展,以湖北衍升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体,吸纳广大农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加入,建设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

多年来,罗田县以红莲型杂交水稻种业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推动杂交水稻制种科研、生产、加工、物流全产业链联动发展。为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罗田县先后出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制种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同时投资53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种仓储物流中心拔地而起,汇集良种、良机、良技和人工智能、大数据、5G遥感等最新技术,建成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杂交水稻制种的样板工程,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生态。推动罗田从“良繁基地”向“制种大县”华丽跃升。

经过5年发展,红莲型杂交水稻良繁基地面积达1.5万亩,“易两优311”、“珞红优1564”、珞红系列三大特色品种实现科技研发重大突破,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基地年产量500万斤,营收近亿元,产业规模与集聚效应持续提升。如今,产自罗田的“红莲型稻种”不仅畅销湖南、江西、福建等华南稻区,还走出国门,在菲律宾、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长江云新闻记者 周航川 通讯员 陈钦)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