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十堰丹江口:户户走到 学习教育成果转化见实效

  2025-08-08 18:31:09
分享到:

紧盯群众办事“最后一米”难题,十堰丹江口市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党员干部“户户走到”紧密结合,通过下沉基层听诉求、上门服务解难题,推动政策落地更精准、民生服务更贴心,让学习教育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在丹江口市三观殿街道蔡湾村,人社、医保、税务等5家部门把办事窗口“搬”到了村民家门口。72岁的陈大爷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不到3分钟便完成了电子医保卡的申领。

十堰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蔡湾村村民 陈教安:(您今天办了啥?)办了个医保,办了养老认证,特别高兴,对我们老年人真是很方便。

短短一个小时,“移动窗口”的工作人员就为村民集中办理了养老认证、税务咨询等50多项业务,现场解答政策咨询30多条。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工作人员还上门服务。自开展学习教育以来,丹江口“移动窗口”下基层服务已为企业群众现场办结事项809件,上门办、帮代办142件。

十堰丹江口市数据局副局长 刘泽:为解决居住在偏远地区群众办事“跑路远、耗时长”的问题,整合高频民生事项,引导工作人员在基层一线筑牢思想防线,提升服务意识。

“移动窗口”只是丹江口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学习教育的“生动缩影”。当地还同步开设乡镇“办不成事兜底办”窗口,构建“智慧平台+移动综窗+专员服务”惠企体系,48名专员“一对一”精准对接,推动795万元惠企资金“免申即享”直达50余家企业,以“兜底办”解民忧、“保姆式”服务破企难,实现服务群众企业“零距离”。

十堰丹江口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处主任 陈刚:我们把全市针对涉及资金调度,跨地域、跨部门协商等原因,难以在基层直接解决的现实情况,建立了逐级反馈,分级处理的工作机制。

在丹江口市“户户走到”办公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电子台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管理,实时追踪办理进度。

十堰丹江口市“户户走到”办公室负责人 高智心:把问题通过网上的平台流转,实现线上的全程办理,绿灯的表示按时化解,红灯表示逾期未化解,灰灯表示逾期化解,没有按时化解的问题,我们会采取线上线下双督导模式,督促化解百姓的需求。

开展学习教育以来,丹江口市党员干部结合群众反映,深入查摆问题,深入开展“户户走到”,组织95家单位、6451名党员干部全覆盖走访22601户村(居)民,收集解决问题1845件,其中民生诉求1424件。

十堰丹江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吴迪: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开门教育,不断提升服务民生发展的精准度、精细度,抓实“户户走到”访群众、解难点,配强项目秘书访企业、疏堵点,开门答好题,群众来阅卷,持之以恒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惠民账单”。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丹江口台 余波 周金华 高重阳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