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市市场监管局以信用“四能”驱动提升评价质效 赋能食品饮料产业

长江云新闻  2025-08-08 17:57:57
分享到:

食品饮料产业是咸宁市产业发展龙头,年产各种饮料70亿罐,年产值占全市总产值21.2%,高达332.7亿元。近年来,咸宁市按照市场监管总局、湖北省市场监管局部署要求,以信用评价为抓手,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强化结果应用、保障公平与权益、培育信用文化,推动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信用评价赋予食品饮料产业的势能、动能、效能、潜能。

信用评价赋予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势能

加强组织领导。咸宁市政府领导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2025年市政府将信用评价赋能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纳入咸宁市2025年重点改革项目。印发《咸宁市“5+4”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倍增实施方案(2025—2027年)》,推进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多次召开咸宁市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

成立工作专班。咸宁市市场监管局党组召开信用评价赋能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研讨会,安排试点工作。印发《咸宁市信用评价赋能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咸宁市食品饮料信用评价规则》,成立咸宁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市应急局、市资建局、人行咸宁分行、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信用+食品饮料产业”试点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咸宁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负责统筹协调试点工作的开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信用评价赋予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构建信评新体系。根据第三方要求,咸宁市市场监管局于2月24日已建立咸宁市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第三方公司对“信用+食品饮料产业”试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通用指标分值与专业指标分值融合,全市331家食品饮料企业中,A级282家、B级42家、C级3家、D级4家。

搭建融资新平台。咸宁市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咸宁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咸宁市市场监管局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支点建设创新工作清单》,在试点项目招投标中,信用A级企业可免缴部分保证金、优先入围;金融借贷场景下,获高评级主体享更低利率、更高额度,简化审批流程;政务服务中,优质信用者办许可、审批享绿色通道,手续精简。开展了帮助企业找资金、帮助机构找客户的“双找双赢”系列活动,实现双赢。3月4日,咸宁市“双找双赢”助力经营主体发展银企对接暨启动仪式在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全市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经营性贷款340.45亿元,同比增长24.59%。其中:创新推出的301助业贷,帮助52家有意向的企业完成贷款;为199家小微企业提供11.02亿元的“鄂质贷”;为3766家小微企业提供40.45亿元的企信贷、为42264 家个体工商户提供56.89亿元的个信贷。

推广品牌显成效。深入挖掘信用A级食品饮料生产企业的文化底蕴,将咸宁美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生产和营销环节,举办食品饮料产业高峰论坛,搭建食品饮料行业交流平台,创新引领咸宁食品饮料行业发展。去年11月27日,咸宁市食品饮料产业链合作对接会在北京举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约100家企业、部分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省、市、县政府部门代表参加。奥瑞金、纽崔莱、隽州篁等8家企业集中发布新产品。

信用评价赋予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效能

创新监管新模式。咸宁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扫码入企、综合查一次”工作,对信用A级企业减少检查频次、以自查为主,监管部门抽查为辅,除投诉举报外,做到无事不扰;对信用B、C、D级企业,增加检查力度与深度,定期复查问题整改,根据信用波动灵活调整监管强度。

加强社会共治。加强部门协同共治,将信用评价结果在咸宁市市场监管局门户网站、咸宁市政银企金融服务平台(咸融通)、咸宁市食品饮料供应链平台、信用咸宁网站和企业网站予以公示,面向社会公众实时展示并免费下载打印。在企业参与政府项目、行业评优、许可准入及金融机构收紧信贷等方面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为借款人、投资人、供应商等做出信用决策。

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对组织开展社会信用相关宣传活动,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持续报道试点工作动态,及时宣传守信典型,曝光失信典型,引导各经营主体主动珍惜社会信用信息。组织并参与2025年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普法宣传培训班,引导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扛责任、亮承诺、作示范,通过对食品饮料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记录、信用评级、信用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对食品饮料产业经营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使其合法、规范经营,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强企业信用合规指导,鼓励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提升企业信用状况。

信用评价赋予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潜能

锚定目标建产业。编制《咸宁市食品饮料产业发展规划》,咸宁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召开多轮推进会议,组建工作专班,印发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和目标任务清单,从建圈强链、产区培育、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发力,成功打造了涵盖产品研发、包装、制罐、加工、检测、销售等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条,实现了食品饮料产业的全面发展。

招商引资添动力。咸宁聚焦世界知名品牌和国内行业百强,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牵头承办咸宁食品饮料产业链(北京)合作对接会,26个项目现场签约,金额达183.9亿元。2024年由咸宁市市场监管局参与招商的楚之饮、天府烤卤、酿之道酒业、巨燃生命科技等多个项目落户咸宁。今年一季度全市又有18个重点食品饮料产业项目签约,金额251.9亿元。

龙头引领扩规模。红牛在咸宁扎根发展二十年,不仅孕育出年产值超百亿的现代化工厂,还带动了奥瑞金制罐、元气森林研发中心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奥瑞金建成全球最大的金属包装企业,安利在咸宁实现了集团全球建成工厂的最快速度,元气森林建有世界领先的无菌碳酸冷灌装技术的万级洁净车间。截至目前,已吸引6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咸宁生产,推动了食品饮料企业强强联合、聚集发展。

(长江云新闻记者 章珩 通讯员 咸监宣 孙涛)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