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永远不能忘 | 这是97岁抗战老兵一生都在唱的歌

长江云新闻  2025-08-06 17:49:29
分享到:

编者按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卢沟桥畔打响的全民族抗战第一枪,南京城三十万死难同胞的血与泪,武汉会战中守城将士们的铮铮誓言;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稚气未脱的少年毅然扛起钢枪,淳朴的乡亲将仅存的口粮塞进战士的行囊,无名双手在硝烟中托举起生命的希望……

而今,荆楚大地仍有200余位抗战老兵在岁月里守望,他们的亲身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教科书。长江云新闻推出《永远不能忘》——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特别报道。我们将走近抗战亲历者,带您重回那段烽火岁月,感受永不磨灭的家国情怀,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谁敢侵犯我们,坚决打它不留情!”今年97岁的武汉抗战老兵阮观启生面对记者的镜头,唱起了这首老军歌。

1928年5月,阮观启出生在湖北武汉黄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少时的阮观启在家乡放牛,帮父母做零活。1942年1月,14岁的阮观启于当地参加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因能识字,被安排当文员辅助部队运转。

李先念(左一)率新四军前进纵队进入鄂中区域

阮观启回忆,当时的部队条件艰苦,仅能靠缴获的日军装备来武装自己,但在老百姓的帮助下,部队逐渐变得强大了起来

1941年皖南事变后,李先念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在武汉黄陂姚家山村,李先念把司政机关设在农民姚成台家,军队几百号人住进了姚家山各家各户,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新四军在姚家山驻扎了6年,与当地村民相处非常融洽。新四军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都和村民们分享,一家一户地给村民的门上挂猪肉。

位于武汉黄陂的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大礼堂旧址

1942年12月,日伪军万余人分14路向大小悟山进行扫荡,新五师主力虽然胜利突围,但全村200多户房屋被烧毁及炸毁,只留下一间半完整的房屋。敌人走后,李先念命令部队帮助当地民众医治战争创伤,慰问和抚恤老百姓,并组织抗日大学生及当地民兵骨干帮村民修盖被毁的房屋,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就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姚家山村村民与驻扎乡村的新四军结下了一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阮观启老人唱起了《我是一个兵》

在采访中,阮老激动地向长江云新闻记者唱起了《我是一个兵》的军歌,他说:“我对这首歌有很深的感情!我们新四军正是从老百姓中来,到老百姓中去,是老百姓给了我们战斗到底的力量和决心。”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亚曦 张益恒 余霄 尹哲)

责任编辑 陈亚曦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