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柑橘产业观察:4年88亿!一场“附加值”的加速跑
长江云新闻记者从8月5日的全省柑橘产业链建设座谈会上了解到,在湖北在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全省柑橘二三产业相较2021年分别增长34%和44%,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56亿元,增长24%,增长达88亿。
柑橘初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长期以来,湖北柑橘种植面积超过350万亩,在宜昌、恩施地区广泛种植,但每逢11月,柑橘大量集中上市,随之也造成柑橘价格在该时间段降低,造成上市高峰期“果贱伤农”、非上市期无果可卖的双输局面。在2021年,湖北正式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柑橘产业被列入其中,专班将引入更多品种平衡上市期、加强柑橘精深加工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如今,成效显著。全省柑橘初加工生产线450余条,柑橘产后处理率达80%以上,居全国之首。全省柑橘深加工处理能力达70万吨,比2021年增加了30万吨,增长75%,多家大型柑橘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线,不仅能对柑橘进行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还能将大量柑橘加工成果汁、罐头、果脯、果酒等产品,极大地提升了柑橘产品附加值,宜昌的屈姑食品还建成国内首个柑橘深加工全产业链条,实现了柑橘“零废弃”综合利用。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副研究员宋放向长江云新闻记者介绍,在2021年以前,95%以上的柑橘用来直接鲜食,在上市高峰期总会遇到柑橘滞销的情况,在4年大力发展产业链以来,用于精深加工的柑橘占比达10%以上,柑橘种植户有了第二售卖选择,全产业链更加稳定,无需“贱卖”,柑橘自有销路。
A级柑橘旅游景区 讲好“原产地”故事
除了加工环节发力,湖北柑橘产业还在农文旅融合方面大放异彩。多地依托丰富的柑橘种植资源,打造了以柑橘为主题的A级旅游景区。在柑橘主题景区仙女吉吉主题公园、三峡橙谷•吒溪河景区等柑橘主题景区,游客可以亲自体验采摘柑橘的乐趣,了解柑橘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景区内还设有柑橘文化博物馆,展示着当地悠久的柑橘种植历史、传统的种植工具以及独特的柑橘文化。通过举办柑橘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让“原产地”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
4年来,湖北深度挖掘“柑橘名县、昭君故里、橘颂源地”等资源要素,按照“全域推进、全景打造、全产业融合”的思路,打造柑橘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从“卖原料”到“卖风景”“卖文化”,以科技为硬核支撑、以文旅为融合引擎,发展柑橘富民产业。
未来,湖北柑橘产业将继续围绕提升附加值,在科技赋能、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跑出产业发展的“加速度”,让这颗小小的柑橘成为湖北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项青 通讯员 徐爱春 宋放 审核 田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