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孝感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实事解难题

长江云新闻  2025-08-05 18:32:09
分享到:

孝感农技:有事@我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孝感市基层党组织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当地的农技推广部门正通过新媒体架起一座为农服务的“连心桥”。

这些日子,孝感汉川双山村的荷塘里,大片大片的荷叶枯萎了,这可把村里的干部急坏了。

孝感汉川市马鞍乡双山村党总支书记 熊国栋:这一片莲藕种了四五年了,突然不知道怎么回事,成片地死。

正当熊国栋一筹莫展时,手机里的一条短视频,让他茅塞顿开。

孝感汉川市马鞍乡双山村党总支书记 熊国栋:我们在农技专家的视频号上看到,得了腐败病的太空莲需要轮作。我们也专门打电话去咨询了专家,把莲蓬改成其它的农作物,间隔三年以后再来种太空莲。

通过新媒体为农作物“寻医问诊”,是今年汉川农技推广中心推出的新办法。

孝感汉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站负责人 杜殿文:我们通过短视频来发布一些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技巧,可以更好地帮助农户来了解现在的防治手段。

除了制作短视频,汉川农技推广中心的农技员还化身“主播”,每周在直播间为农民答疑。党员干部更是坐镇田间地头,现场问诊,随时答复农民的疑问。

孝感汉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站负责人 杜殿文:农户的烦心路就是我们党组织的头等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从各个方面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机制之变折射作风之变。今年以来,孝感市农技推广部门微信视频号累计发布视频159期,收藏转发1.6万次以上,线上线下解决农业生产问题近300个。

孝昌黄桃如何破“鲜”题?

孝昌县拥有70多年的种桃历史,然而因鲜桃集中上市、储存期短等特性,常陷入滞销贱卖的困境。丰产难丰收,一度制约桃产业发展。如何破局?当地政府打出冷链物流与深加工“组合拳”,以延链补链解困局。

眼下,孝昌丰山镇黄桃飘香。采购商见面会上,当地桃农们纷纷拿出锦绣黄桃、锦枫黄桃、黄金蜜3号等十多个“看家”品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试吃、品鉴。

武汉云鼎社区团购创始人 曾小雨:这里的桃子,今年整体的口感都比其他产区口感要甜。

丰收的桃子、上好的口感让桃农欢喜,可时令性强、易腐烂的特性又让大家犯愁。

孝感孝昌县桃种植户 肖志明:桃子上市的时间很集中,如果不及时处理,要就烂掉,要么就是贱卖。

孝感孝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饶永红:七八月份黄桃集中上市期间,(全县)总产量应该超过了10万吨。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互相杀价 ,导致效益更低,特别是对等外果这类品种的处理,他们没有办法。

为破解难题,当地政府建起了桃产业冷链物流分拣中心和黄桃加工生产线,7月27号正式启动。冷链中心投入3700多万元,引进先进分拣设备,实现日处理50吨水果的标准化分级;同步投产的黄桃加工线,则将消化等外果,生产果脯、罐头等,延伸产业链。

孝感孝昌县丰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谢雄英:一些淘汰下来的果子,又不能及时卖出去,在这一块,我们党委政府就想在产业链上进行延链补链,然后让等外果也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同时,政府还主动对接市场,组织采购商实地洽谈。水果稳定性是采购商考虑的核心问题。冷链物流分拣中心有了科技赋能,能快速检测出桃子的大小、重量、糖度、损伤等,如同给桃子做“全面体检”。

武汉云鼎社区团购创始人 曾小雨:它这种分拣方式是国内比较先进的。今天我们全国来了有100多家采购商,基本都达成合作意向,预计采购300万斤锦绣黄桃。

据了解,目前孝昌县桃树种植面积达8.6万亩,桃年产量超13万吨,已培育出76个特色品种,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孝昌血桃”最具代表性。2024年,桃产业综合产值达18亿元,带动2800户农户人均年增收6250元。随着冷链物流中心和黄桃果肉加工线的投用,当地桃产业将迎来新发展。

孝感孝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饶永红:以此为基础,带动我们整个桃产业提质增效,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农户的收入。力争带动我们从事种植桃产业的农户达到1.2万户以上,户均增收达到1万元以上,把我们孝昌打造成为全省桃产业第一县。

孝感:铁腕整治“九小场所” 守护城市安全

孝感市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当地以整治“九小场所”安全隐患为突破口,通过细致排查、精准整改,守护群众身边的安全。

在孝感市孝南区桂桥社区,工作人员正逐户回访沿街商铺。这片老城区,遍布着小餐饮、便民店等“九小场所”,人流密集,隐藏着消防通道堵塞、燃气用电不规范、货物车辆占道等安全风险。工作人员走街串巷,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孝感市将作风建设融入基层治理,在全省率先出台《孝感市“九小场所”安全管理办法》。工作人员用“铁脚板”踏遍了全市7.6万余家“九小场所”,曾经被忽视的消防通道隐患、存在风险的配电设施、不合规的燃气使用等问题,在一场场动真碰硬的排查整治中逐步消除。

孝感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科工作人员 邹金辉:现在暑期,幼儿园、养老院、母婴店、小诊所之类的人员密集场所,着重检查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灭火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针对“九小场所”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孝感创新管理模式,分类施策,确保整治精准有效。

孝感市安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巴丹:把我们的“九小场所”分类一共划分了24类,根据部门职责、联合安委会成员单位,由相关单位牵头抓总、齐抓共管,通过近几个月不间断整治基本上达到了全覆盖。

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孝感市还探索开发了“安全一码通”智慧平台,在300多个试点推行信息化监管,录入商户名称、能源使用方式、特种设备等13项基础信息。平台可用大数据分析,研判风险点位,及时预警。与去年同期相比,孝感市火灾次数下降13.26%,伤人、亡人事故实现“清零”。

孝感市“九小场所”安全整治专班办公室主任 吴敏:实现社区的日常巡查、部门的监管和隐患的闭环整改,我们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孝感“环境医院”助力企业向优向“绿”

环境生病了,谁来医治?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建设“环境医院”,大力推进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执法+服务”理念,推动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环境医院运行一年来,辖区企业治污能力和环保绩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大环保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这两天,孝感市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与环境医院的医生再次来到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前期企业“体检”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访。

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长 李寿远:像真正的医生一样,深入我们生产一线进行体检,甚至细致到每个管道每个阀门。

去年4月,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创立“环境医院”,专家组深入汉光科技厂区察看设施设备情况,指出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废气无组织排放、在线监测设备运维有待改进等问题后,得到企业迅速响应。

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长 李寿远:为我们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这种全流程的服务让我们感觉特别踏实。

为精准破解企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水平,2024年,孝感生态环境部门汇集64名来自省、市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等领域专家,高标准组建孝感市环境医院,并通过实地“把脉问诊”、开出“治污良方”,为企业治污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孝感市环境医院医生 郑星:找出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症结”,针对诊断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具体详细的整改方案。

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孝昌分局执法大队一中队中队长 李伟:通过开展健康体检、开出良方、建立整改台账、规范涉企检查等系列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据了解,孝感市环境医院自组建以来,依托孝感市数智生态平台和线下走访,聚焦“体检、把脉、诊疗、康复”等四大关键环节,广泛收集企业环境治理“微诉求”、“微心愿”,建立企业点单、专班派单、医生接单机制,对全市465家企业进行“把脉问诊”,开具“诊疗处方”1267份,926个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整治。

孝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一大队大队长 周国源:积极打造执法+帮扶护企暖企特色品牌,促进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工作由严格执法向容错纠错转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贡献环保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峰 陈凯歌

孝感台 杨亚玲 褚洋 何珍 李一 石鑫

通讯员 项建华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