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走进湖北中试平台丨武汉先进院:从主要靠财政 到与企业合作共赢

长江云新闻  2025-08-03 19:36:10
分享到:

中试,即中间性试验的简称,也就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过渡性试验,这个环节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近期,湖北认定40家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从这些平台的地域分布看,覆盖武汉、襄阳、宜昌、荆门等10个市州;从行业看,涵盖大健康、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众多湖北优势产业。这些中试平台是如何助力科技成果“下书架,上货架”,他们在推进成果转化中有哪些探索和困惑?今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走进湖北中试平台》。第一集我们走进的是武汉先进院的中试平台。

在武汉先进院的中试车间里,这款灭火微胶囊正在接受工程师们的检验,这个去年刚研制出来的新材料,在电力、交通、储能等领域有着数十亿的市场前景,但是,从实验样品变身为市场接受的产品,还需要从工艺难度、成本价格多个角度进行检验。

武汉先进院中试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天时:中试环节是一个交叉学科,要懂研发、你要懂工程化,技术指标满足情况下,你要考虑它的经济性,让企业提高研发效率,降低试错成本。

中试环节很重要,但投资大,技术门槛高。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想要把研发成果变成产品,就得依靠制造业中试平台提供的共性技术服务。武汉先进院已搭建的微胶囊、气凝胶、电池材料等多条中试线,每一条的投资规模都达到千万级别,已经为60多家相关领域的中小型科创企业提供了中试服务。

武汉先进院中试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天时:中试平台已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20余项,为合作企业增加产值70余亿。

在武汉先进院,2019年,政府拨款占各项科研经费的七成以上,如今,竞争性经费和成果转化类收入占比超过九成。而主要原因是与企业合作方式的变化,从最初单一的中试服务收费,变成了与企业全周期合作的盈利分成。

武汉先进院研发中心主任 何睿:避免了传统合作方式中的一锤子买卖,跟客户形成一个长期的、绑定式的战略合作,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整体配合起来,让企业盈利,实现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所以我们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的合作产生,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一方面政府继续支持,一方面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武汉先进院中试平台的发展经验,被写进了湖北刚刚发布的《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指引》。近期,湖北还认定40家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将从强化试验基础设施、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培育专业人才队伍等多个方面给予扶持,并根据运行服务绩效评价情况进行奖补。力争到2030年,建成200家以上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支撑全省产业创新发展。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林洪:湖北新批的制造业中试基地,基本上覆盖了湖北的优势的传统产业、重点的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在地域上也是兼顾了市州主要的特色产业的,实现资源快速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余旭东 程德明)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