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链主”企业织就千亿经济带,龙阳湖畔:万余民企环湖生长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市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2万亿元。而据“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湖北民企前三强中的九州通医药集团(以下简称九州通)与恒信汽车集团,均扎根汉阳龙阳湖畔。
龙阳湖畔已成为武汉民营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记者史伟 摄
这个昔日城中村湖泊周边,已成为武汉民营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5年来,环湖崛起千亿民营经济带:2024年九州通营收超1500亿元,恒信汽车集团超800亿元。两个“龙头”从龙阳大道起步,成长为“参天大树”,带动大健康与汽车后市场形成聚集效应,催生出两条千亿产业链。
龙阳湖畔,如今聚集起1.1万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9%,较2020年增长88%。
两个“链主”引发磁吸效应
一座写字楼投用两年引来9家营收亿元企业、20余家千万元企业;40多家4S店扎堆逐鹿一条街……
8月1日8时刚过,九州通总部大厦,湖北九州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企业运营中心负责人张淑平站在等电梯的队伍里。
大厦内22部电梯虽分低层、中层、高层3个电梯厅,但依然不能满足楼内4000多名员工的需求。为缓解早高峰时段电梯拥挤,这座大楼的员工按8时、8时30分、9时3个时段错峰上班。
张淑平是8时30分上班的员工。“在这里工作一年多,明显感觉街上的人和商铺都更多了。产业集聚、环境舒适、交通便利,对人才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张淑平感受颇深。
九州医药供应链医疗设备供应项目。 图片来自汉阳区融媒体中心
“背靠‘链主’九州通,起步就有覆盖全国96%地区的物流体系和充足上下游资源。”该公司总经理吴喆介绍,肩负打造湖北省医药供应链平台的使命,自2023年10月在汉阳成立以来,平台已汇聚全国3.6万家医药企业、39万种商品,累计交易额达220亿元。
与九州通总部大厦一街之隔的九州通健康城,大厅滚动播放148家入驻企业名录,涵盖大健康、金融服务、软件开发等多个行业。运营方总经理曹斌介绍,写字楼投用仅两年,入驻率超95%,其中亿元营收企业9家、千万元级企业20余家,员工超3000人。
智谷围术期医学研究院是2023年底入驻这里的一家机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研发的AI自动插管机器人等3个项目已进入转化环节。“依托九州通的专业人才和资源共享,成果转化更顺畅,两家合作企业也将入驻。”
九州通健康城的商业街区,一直处于满租状态。一楼临街的一排门店,九州上医馆正在装修。这家10年前开业的中医诊所,如今发展出寻茶十二方、康复馆、膳食馆等多项中医生活服务品类。九州通副总经理、九州上医馆董事长朱志国介绍,背靠九州通这棵“大树”,好医好药集中配送,中医连锁品牌的口碑得到市场认可。今年,九州上医馆已在全省开设12家,成为全省规模最大、连锁数量最多的中医连锁,营收有望突破2亿元。
汉阳区龙阳街道党工委书记肖潇介绍,九州通从2014年营收41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18.10亿元,作为“链主”带动效应显著:九州通健康城作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进5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年产值132亿元;龙阳湖片区聚集300余家医药企业,形成智慧医疗等特色板块,推动汉阳大健康产业向2000亿级目标迈进。
龙阳大道的汽车产业集群同样亮眼,2012年成立的恒信汽车集团,连续6年稳居湖北民企前三,带动区域汽车销售集群规模近千亿元。如今这里云集40余家4S店、50余个品牌,成为湖北最大汽车销售集群和新能源车企必争之地。
水清岸绿唤醒静谧湖畔
老厂房变身文创园,建材门面变身咖啡馆、时尚餐厅;全国首个拓高乐来了,武汉最高摩天轮也来了——
从九州通总部步行5分钟即达龙阳湖,湖水澄澈,野鸭游弋。岸边一栋红砖三层小楼格外醒目,面湖门面满是创意餐饮、咖啡馆等,这个“武公文创园”的前身是一个30多年历史的被服厂。
3年前,时年64岁的武公被服厂创始人刘同新做出抉择:放弃每年500万元的租金收益,投资3000万元把老厂房改成文化产业园。刘同新坦言,他改造老厂房的初衷,是因为龙阳湖生态岸线的变化,“现在龙阳湖变得这么美,留一块‘大伤疤’在湖边,太不像样”。
曾经杂草丛生的“村中湖”,自2018年起启动生态修复,2022年起龙阳湖公园半岛园区、环湖绿道先后亮相,水清岸绿的景致吸引着资本的目光。
2024年6月,改造中的文创园启动招商。街道干部隔三岔五领着客户来考察,顺利签下两笔意向合同后,刘同新信心更足。当年10月,武汉融众百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华中MCN数字产业基地)落户,以“基地+校园”培养为基础,为全国数千家新媒体企业培养电商直播领域人才。随后,设计师事务所、咖啡馆、创意餐饮、民宿等业态纷纷入驻。
刘同新算了一笔账:经营建材市场,每平方米租金25元左右。运营文创产业园,每平方米租金最高可以达到60元,1万多平方米的园区可容纳40多家企业。
2023年,国际知名体育品牌拓高乐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在龙阳湖畔建设武汉体育娱乐中心项目。
国际知名体育品牌拓高乐落户汉阳。 图片来自汉阳区融媒体中心
“从签约到项目推进,我们一直感受到‘武汉速度’和一流的营商环境。”拓高乐项目负责人介绍,在武汉市招商办及汉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签约到建筑主楼结构封顶只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发改、规划、建设、园林、水务等部门和龙阳街道持续跟进,主动为企业解决水电接入点确认、土地合同协调等工作。
从2021年开始,拓高乐就在全国布局多个城市签约项目,但最先开业的是武汉拓高乐。
“考察很多地方后,我们一眼就被龙阳湖的优美生态景观吸引。临湖地理位置和生态,意味着武汉项目将永久拥有由自然景观构成的独特风景。我们希望结合龙阳湖景观和拓高乐优势,给更多家庭和年轻人带来风靡全球的科技体育娱乐与大众休闲体验。”拓高乐中国CEO尼古拉斯·查平说。
沿着10多公里长的环湖绿道,拥有武汉最高摩天轮的恒达欢乐世界、龙阳湖低空飞行营地等文旅项目今年也先后亮相,沿湖逐渐形成“生态—文旅—健康”产业闭环。
创新生态吸引民企扎根
大健康、汽车、科技、文旅等产业“各美其美”,万余民企环湖形成千亿经济带!
入驻汉阳区5.5医药健康创新园半年,武汉星雪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雪数据)的员工人数翻了一番。公司总经理裴兵华说,公司专注于“AI+医疗服务”,选择落户汉阳,是因为这里大健康产业集聚,人才、资源、客户都更多,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好的创新生态。
裴兵华介绍,星雪数据开发的AI智能全流程病历质控系统,目前已在武汉同济医院等10余家医院投用。今年,公司与汉阳科技创新研究院共同成立智能AI医疗大模型应用创新单元,按汉阳区相关扶持政策,最高有望获得300万元的科创资金投入。入驻汉阳以来,公司营收规模增长了90%以上。
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多个写字楼和园区发现,创新驱动是龙阳湖畔民企发展的鲜明特征。
九州通、恒信汽车集团等龙头企业投入研发、推动数字化转型,为民营经济注入活力。7月15日,九州通董事长刘长云作为全国5位民营企业家代表之一,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要以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扛起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据介绍,九州通2024年营业收入中有1251.59亿元来自数字化医药分销与供应链业务。九州通每年近3亿元的数字化投入,带来47项智能化创新成果,催生出管理超万种器械的“骨科嫦娥”系统、优化基层配送的AI助理“智九哥”等项目,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推动产业降本增效,助力湖北“万亿级”大健康产业发展。
肖潇认为,片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得益于创新生态培育,除传统产业外,文旅、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也找到沃土。
百度飞桨(武汉)人工智能赋能中心位于四新大道新阳广场G栋。 图片来自汉阳区融媒体中心
汉阳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以百度飞桨等4座楼宇为载体,赋能汽车、大健康、文旅场景,实现生活服务智慧融合。目前百度飞桨中心已汇聚16家AI企业,为229家武汉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湖对岸的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通过“股权基金招商+场景落地”引进低空头部企业峰飞航空。这家全球唯一拥有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双认证的企业,在此建设总装基地,计划2027年实现年产200架目标,届时将形成集研发制造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eVTOL“航空枢纽”。
“一流营商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厚植沃土。”汉阳区有关负责人说。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田祚雄则认为,龙阳湖千亿民营经济带是民企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典范,印证了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从昔日“城中村”到千亿产业聚集地,从“湖区”到“福地”,这里的蝶变故事证明:企业与城市双向奔赴,厚植的营商沃土终成企业的发展热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