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形象巧述中国古代物理,武科大斩获国赛一等奖
“这一刻我要说聂老师真棒,我的小伙伴们真棒!我们辛苦了!”刚参加完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聂虹在她的朋友圈晒图写道。她带领的本科生团队以作品《中国古代物理IP形象及衍生设计》斩获了该赛事国赛一等奖。

本届赛事命题为中国古代物理。团队紧扣核心点,从中国古代物理最大成就入手,查阅文献发现力学、光学、电磁学、声学、热力学五大分支。这五大分支不仅是中国古代物理的基础,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团队决定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5个IP形象,分别对应中国古代物理的五大分支。
电磁学IP名叫磁小能,他头顶司南,耳挂磁铁,腰佩罗盘,融合了各时期、各类磁元素,聂虹介绍道:“我们查阅了电磁学的发展历程,将古代物理起源的典型元素设计成小配饰,让IP讲故事。”从水波音浪,到编钟奏乐,声学IP声小能娓娓道来声音演变,从柴火蜡烛,到鞭炮火药,热力学IP热小能默默见证能量转化……每个IP形象特征都与其对应的分支密切相关,团队不止步于静态IP科普,还以动态插画“活化”IP,用视觉语言讲故事。五个IP各穿梭于各自的历史卷轴,柔性传播中国古代物理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助力。

团队为此设计、制作了冰箱贴、人偶摆件、印章等衍生品,以实体展现给人更直观的感知,聂虹意识到,要想整个项目完整,就要从多元角度反映,今年首次尝试视频录制,丰富感官认知。“人们在玩IP形象时,潜移默化间感知了中国古代物理的重要来源与符号,也加深了与它之间的沟通。”
国奖的取得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来自不同专业的他们,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各施所长。“建模、视频剪辑、修改PPT,每个同学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六个月的比赛下来,我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成员梅诗悦分享道。

聂虹表示:“学院秉承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把作品面向社会,与大众达成共识。未来,学院也会继续关注赛事,激发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动力。”
据悉,该赛事是教育部大学生A类学科竞赛,是中国本科生计算机设计领域具有最高水平的计算机类学科竞赛。本届大赛覆盖全国1176所高校,历经层层选拔,最终3830件优秀作品跻身全国总决赛,该院今年第三次拿到国赛一等奖,其中两件被选入为优秀作品点评。(记者:杨均 通讯员:王钰然 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