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中交一航局:为“筋骨”注入可靠基因

长江云新闻  2025-08-01 17:30:21
分享到:

凌晨1点,建设工地如火如荼的喧嚣沉淀下来。苍穹之上,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地面之下,庞大的沉箱如同沉睡的巨兽。塔吊的探照灯划破夜幕,投下一束束光柱。“历时12小时,首座沉箱顺利浇筑完成,较计划节点工期提前4天。”随着旅顺新港扩建项目沟通群中,施工员于浩绅发出的消息和现场图片,大家真切感受到了这位00后小伙的成长。

“刚开始真‘急眼’了,就和无头苍蝇一样,面对琐碎的工作无从下手。”毕业还不到一年的于浩绅,第一次作为施工主办独立负责沉箱预制,踏上工地的第一天,他就感受到了现场与现实的巨大差异。师父姜文飞见他愣头青的模样,便知这孩子定是毛了。“小于,你得多去现场,跟着前辈边学边做,施工员的战场在现场,图纸上的每一条线,在这里都会变成钢筋的排布、混凝土的浇注。”于浩绅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那段时间,性格内敛,甚至有些腼腆的于浩绅,为了掌握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控制点,带着他的三样“宝贝”:卷尺、笔和一本被翻烂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穿梭于办公室与预制场两点一线之间,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混凝土内部世界最真实的“脉象”。几个月后,那个曾经奶油白的小胖墩也慢慢蜕变成了经得住现场“烤”验的黑包公。

“半潜驳四十八小时后到位,必须完成新枕木铺设!”项目经理的命令穿透柴油发电机的轰鸣。“这可怎么办?如果不能保证水下枕木的平整,沉箱出运将面临巨大风险。”于浩绅攥着潜水员刚递来的测量数据,眉头紧锁,内心充满了焦虑。经过一夜漫长而煎熬的计算,于浩绅终于得出了在新枕木上钻孔的数据。稍事休息后,他便带着施工队伍迅速行动起来。

然而,钻孔过程并不顺利,由于限位板高低不平,钻出的孔就会参差不齐。每钻一个孔,都需要仔细测量一番,保证深度和角度符合要求,如果稍有偏差就需重新来过。“再坚持一下,我们一定能行!”于浩绅见到大伙有些焦急,便边检查边鼓励道。万幸的是,在半潜驳到来之前,这些高低不平的孔钻全都开好了。

晨曦微露,巨大沉箱被稳稳托起,精准地坐落在预定基床上时,对讲机里传来清晰确认:“沉箱安装成功!”于浩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沉箱作为码头水工结构建设的“生命线”,图纸上的0.1毫米,在现实里就是惊涛骇浪。”于浩绅感慨着。

烈日炙烤着钢筋林立的工地,安全帽下的汗珠顺着于浩绅的脊梁滚落,在沾满水泥灰的工服上洇出蜿蜒的痕迹。于浩绅的目光中早已褪去最初的迷茫,取而代之的是成长的坚定与自信。

通讯员:肖欢欢 来源:中交一航局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