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兵 | 96岁老兵李一举的“八一情”
江汉风 2025-08-01 16:12:26
“今天是我们的共同节日‘八一’建军节,我特别有幸见到事务管理领导和镇领导亲临寒舍慰问,深表谢意。衷心希望你们在新的征程取得更大辉煌,在此祝贺我们共同的节日,愿大家身心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因年老声带受损,这段话由96岁的李一举颤抖着在信纸上逐句写下。
在荆州区公安分局家属楼的一隅普通居室里,96岁的李一举珍藏着三枚镌刻时代风云的勋章:抗美援朝三等功奖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这位1929年出生于江陵的“红小鬼”,14岁便扛起红缨枪,成为江汉军区第五师独立旅通讯员,在1946年中原突围时担任警卫团警卫员,后作为华北19兵团炮兵团汽车连驾驶员驰骋华北战场,最终在华东军区司令部完成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站。
离休前担任熊河镇离合器配件厂工会主席的李一举,至今仍保持着军人特有的整洁与纪律。泛黄的老照片里,二十岁的他身着戎装与江苏籍战友并肩而立,目光如炬。七十年光阴流转,照片里的战友姓名早已模糊难辨,唯有两人并肩的身影定格着那段穿越战火的情谊。当被问及满墙功勋时,老人只是摆摆手,写下:“都送给孙辈了,他们比我会保管。”
轻抚老人用钢笔写下的祝福,那些枪林弹雨的岁月突然变得触手可及。当96岁的老兵用颤抖的手掌抚平信纸,当失联半个多世纪的战友情凝结在泛黄相片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生命的传奇,更是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微光。那些赠予孙辈的军功章,恰是红色基因最生动的传承——它们不需要被供奉在展柜,而是应该在奔跑的童谣里、在稚嫩的掌心中,继续讲述永不褪色的忠诚。
(通讯员:朱贝依/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李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