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政职业学院:青春筑梦“三下乡”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让青春为支点建设挺膺担当,今年7月份以来,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校团委组织“筑梦力行”社会实践队赴天门市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多个调研小组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追寻红色记忆,坚定青春担当。“人文历史与红色教育”调研小组先后参观了天门市博物馆和天门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在革命历史纪念碑前庄严肃穆,整齐列队,面向团旗重温入团誓词。随后,众人走进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各个主题展厅,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深深触动每一位同学。
寻访美丽田园,青春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调研小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天门市黄潭镇七屋岭村,同学们实地调研、走访农户、发放问卷,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旅融合特色。通过调研,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魅力,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在农场里与村民们一起劳作交流,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也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探寻文明瑰宝,领略茶乡风情。“文旅融合与地域茶俗”调研小组前往石家河考古遗址博物馆和佛子山生态茶园。步入博物馆的那一刻,精心策划的展览空间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馆内“长江之光,文明之源”的主题鲜明,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匠心独运的展陈设计完美融合,相得益彰。除了琳琅满目的文物展示,博物馆还巧妙地设置了互动体验区,通过原样保护技术和模拟展示等手段,生动再现了遗址的深厚内涵。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石家河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踏入茶园,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瞬间映入眼帘,茶园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茶树随风摇曳,散发出清新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茶园负责人介绍了茶园发展历程与种植情况,同学们看了茶农采茶技巧,参观茶叶加工车间,了解从摊青到提青等制作工序。随后,实践队队员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茶园,提篮体验采茶制茶全过程,虽头顶烈日,但亲身感受让大家体会到茶农艰辛,感叹制茶魅力。实践队将利用调研成果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同学知茶懂茶,传承传统茶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聚焦生态之美,共筑绿色家园。“科普实践与行走的思政课”调研小组赴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实践调研,首先参观了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展馆,实践队队员对其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所学对湿地内的植被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一边认真记录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等信息,一边与公园的工作人员交流,深入了解植被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爱心暖夕阳,青春在行动。“社会福利院送温暖”调研小组到天门市福利院,该院环境整洁、设施全,有专业有爱心的护理团队,致力于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照料与贴心服务。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践队队员逐一参观了老人的居住区、娱乐区及餐厅,随后为老人们献上了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老人们热烈的掌声与鼓励。队员还教老人打八段锦、下棋等,与老人亲切交谈,询问其身体与生活状况,倾听过往故事,现场气氛融洽,老人脸上洋溢幸福笑容。
随后,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公共课部思政教师吴红枝在会议室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为同学们讲述赓续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内涵与意义,让同学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在新时代以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不懈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担当时代使命。
最后,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副校长朱涛以“弘扬三大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发言,引导同学们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扎牢信念根基,用行动诠释精神内涵,期望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展现青春担当,将“三大精神”融入自身,化为服务家乡的青春力量。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傅乐凯 通讯员 史楚芳 编辑 梁媛梦 编审 朱兵 监制 杨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