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税务一点通|快自查!这些行为纳税缴费信用会降至D级,多种权益受限

长江云新闻  2025-08-01 08:31:03
分享到:

7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新规明确,13种失信行为会严重影响纳税缴费信用评级,经营主体只要踩中一条红线,纳税缴费信用就会直接降为最低档的D级,对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哪些行为会造成纳税缴费信用等级直接判D?被判为D级后,还有“翻身”机会吗?本期《税务一点通》,邀请湖北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四级调研员叶刚为您拉直“小问号”。

最新实施的《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明确,税务机关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经营主体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其中,对信用不佳的D级信用主体,采取限制发票领用等措施,重点监控加强信用监管。同时,依法依规将D级评价结果提供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其他严格管理措施。

新规明确,存在13种失信行为之一的经营主体,信用等级会被直接判为最低档的D级。“税小二”说,这里面,有6种行为在实践中高频次发生,容易被经营主体忽视。

“偷税(逃避缴纳税款)金额10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情形,将会直接判为D级;第二种,是在规定期限内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足额缴纳税款、利息、滞纳金和罚款的;第三种,就是认定为非正常户或者走逃(失联)户的;

第四种,是由非正常户或者走逃(失联)户直接责任人员在认定为非正常户或者走逃(失联)户之后注册登记、负责经营的;

还有一种情形是,由D级经营主体的直接责任人员在评为D级之后注册登记、负责经营的其它企业,也将被直接判为D级;另外,被确定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的,也将被直接判为D级。”

税法红线不能踩,存在下面这些行为,信用等级也会被直接判为D级。赶紧自查!

“比方说,存在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留抵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将被直接判为D级。还有,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以及提供虚假材料,骗取税收优惠的,也将被直接判为D级。”

“税小二”提醒,最新实施的《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调整了欠缴税款的评价指标,由以前的2档调整成了3档。新增加的这一档,绝对会让失信主体扣分扣得肉疼,一不小心就可能向着信用降级的方向坠落!

“过去,欠缴5万元以下的扣3分,欠缴5万元以上的扣11分。这次新增了大额欠税的情形,欠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在100万元(含)以上的,直接扣22分。”

好消息是,新规加大了信用修复的力度。就算是被列为D级的严重失信经营主体,也有重塑信用的机会。

“按照同一失信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关联判D情形,根据偷税金额、罚款倍数、罚款金额、补缴时间等要素,设置了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信用修复等待期。经营主体只要纠正了被判D级的失信行为,保持修复等待期内无新增纳税缴费失信行为,就能申请信用修复。”

(长江云新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责任编辑 杨晓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