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每4度电就有1度来自新能源,光伏成湖北​第一大电源

长江云新闻  2025-07-31 18:31:34
分享到:

在湖北,每用4度电就有1度来自新能源。7月31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湖北电网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4282.82万千瓦、占比达32.31%,已超越火电(火电装机容量4118.80万千瓦,占比31.08%),首次登顶全省统调第一大电源宝座。

这一转变,标志着湖北在能源绿色转型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能源结构从传统火电主导向新能源主导加速迈进。

长期以来,火电在湖北电力供应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电力支撑。但随着“双碳”目标和湖北“三型三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光伏发展按下“快进键”。凭借良好光照资源与政策激励,湖北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众多光伏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省各地落地,从鄂东南平原到鄂西北山区,一片片光伏板构成“蓝色海洋”,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装机爆发式增长背后,是电网支撑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国网湖北电力开展网架优化补强工程,通过实施500千伏孝感北、荆门东以及220千伏襄阳平林、季梁扩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持续提升孝感、襄阳、黄冈、随州等地区光伏消纳能力、区域外送能力和就地就近自平衡能力。电网建设“强筋壮骨”,湖北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可提升500万千瓦以上。

7月30日,在平林220千伏变电站工程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身着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围在开关柜前进行电气调试,万用表、示波器的探针在端子排上精准测试,屏幕上的波形与数据实时反馈着设备运行状态。该变电站规划建成2台18万千伏安主变,配套建设220千伏出线4回、110千伏出线8回。据介绍,平林220千伏变电站工程计划8月底投运,可大幅提升区域电网的承载能力,彻底打通襄阳东南部地区光伏外送的“主动脉”,有效缓解此前地区光伏电站集中并网时的外送瓶颈。

国网湖北电力调控中心创新上线的新能源调度系统,能对海量可控资源进行精细化智能调度控制,借助云计算技术,系统能自动给出最优调控策略,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系统每15分钟对未来4小时电网运行情况自动校核,有效解决光伏电量消纳难题,让光伏电力能顺利并入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湖北还在开拓储能领域“新赛道”。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已服务44座新型储能电站并网,总容量达248.13万千瓦,另有2座抽水蓄能电站稳定运营,总容量127万千瓦。储能设施好比电力“充电宝”,在午间光伏大发时段储存电能,夜间用电高峰时段释放电能,平抑光伏发电波动,增强电网调节韧性与调峰调频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国网湖北电力还采取多元手段促消纳,依托省间交易外送“拓渠道”,利用火电机组深调为光伏新能源发电“让空间”,以及优化武汉充电桩分时电价政策,各类办法能用尽用,推动光伏高效消纳。6月6日,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充分发挥现货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电力用户低价多用、高价错峰,进一步促进光伏消纳和电力可靠供应。

7月3日12时39分,湖北光伏发电电力2780.04万千瓦,占当时用电负荷54.23%。为保障午间高峰时段光伏电量消纳,湖北电力现货市场通过实时电价信号,一方面引导储能电站在午间光伏大发时段释放库容吸纳电能,另一方面激励高耗能企业加足马力,实现错峰生产。

国网湖北电力调控中心大屏上,现货市场的交易曲线与光伏预测出力曲线动态耦合,算法模型以15分钟为周期滚动更新出清结果,确保每千瓦光伏电力都能在市场机制下实现最大化消纳。

国网湖北电力调控中心现货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市场调节+智能调度”的双轮驱动模式,让午间高峰时段的光伏消纳持续保持在98%以上,既提升了光伏利用效率,也为电力系统的灵活运行注入了市场化活力。

光伏成为湖北第一大电源,意义深远。从能源安全角度看,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增强能源供应自主性与稳定性;在环保层面,减少煤炭燃烧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助力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今年1至6月,湖北电网消纳光伏电量205.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85%。数据显示,现在湖北每用4度电,大约有1度来自新能源。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晓 通讯员 刘帮)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