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专家培育肉鸭新品种 为武汉乡村振兴注入“芯”动力
一只鸭子,从实验室里的科研样本,到餐桌上火爆的“明星菜”,再到带动乡村振兴的“致富鸭”。武汉市农科院历时十多年培育的“武禽10”肉鸭,以科技赋能产业,成为种业振兴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
正午时分,养殖户许学东正在鸭棚给鸭苗换水降温。不远处的湖面上,成群的鸭子自在游弋。这群乌嘴、青脚、白羽的漂亮肉鸭,是许学东2020年引进的“武禽10”肉鸭新品种,养殖周期比普通肉鸭长约30天。
“武禽10”肉鸭是武汉市农科院畜牧兽医所自主研发的优质肉鸭品种,它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兼顾市场需求和生态效益,于2022年成功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武禽10”肉鸭具有体型匀称、抗病性强、牛磺酸含量高等显著优势,不仅好养,而且也好吃。
从实验室到餐桌,“武禽10”肉鸭凭借优越品质和独特风味,成为不少农庄的“明星菜”。不少食客们专程驱车而来,只为这一口地道的鲜味。
在武汉市黄陂区凤凰寨村,市民热捧的“武禽10”肉鸭让当地的一家农庄生意火爆。农庄负责人告诉我们,此前,这里生意并不太好,2017年,经当时武汉市纪委驻村扶贫队引荐,武汉市农科院送来了种苗和技术,农庄生意这才渐入佳境。随着生意向好,2023年武汉市农科院又送上了一份“厚礼”。
如今农庄生意越来越好,形成了集住宿、垂钓、采摘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点。高峰期月营业额达六七十万元,带动周边三四十位村民就近务工增收。
作为湖北省获得国家审定的第8个畜禽新品种,“武禽10”肉鸭实现了全省优质肉鸭新品种“零的突破”,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中小体型肉鸭。目前,该品种已在湖北、山东、江苏、云南等地,累计推广超5000万羽。
乡村振兴,服务先行。近年来,武汉市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对接黄陂区姚集街双河村、蔡榨街凤凰寨村、长轩岭街仙河店村、王家河街青云村四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帮扶工作,大力推广优质江汉土鸡、“武禽10”肉鸭等优质农业新品种,推广林下生态养鸡、畜禽粪污收集及资源化利用、高效生态养殖集成等示范新技术10项;协助黄陂李集街良种猪场带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打造,将大量科技成果、科技力量应用于武汉市乡村振兴脱贫村和农业企业中,为武汉加快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 记者 刘文畅 袁勇攀 通讯员 周琦 周伟东 编辑 娄嘉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