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蛋蛋在行动”志愿服务队将前沿科技知识带入乡村课堂
7月22日,长江云新闻记者获悉,武汉理工大学“蛋蛋在行动”志愿服务队云雀小队队员们在随州市随县澴潭镇中心学校校外辅导站,开启为期20余天的“爱心托管班”服务活动。现场,云雀小队队长韩丹希化身“小老师”,为当地孩子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AI科普课。
“大家觉得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吗?编程算不算呢?”课堂上,韩丹希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角色和生活场景为切入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开启这场科技之旅,一连串的问题成功勾起了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好奇。
韩丹希巧妙地运用比喻,将人工智能比作给机器装上“大脑”,还通过列举《熊出没》里的小铁等例子,让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在讲解机器如何“看世界”时,她形象地解释机器看到的世界是由好多0和1组成的数字,就像神奇密码。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眼神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
不仅如此,她还向孩子们介绍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的关联,以开车为例说明人工智能的学习过程,并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同时不忘提醒孩子们关注AI的潜在风险,如认错东西、被坏人利用等,还详细讲解保护隐私、警惕“假AI”病毒等方法,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和使用AI。
课程最后,韩丹希让孩子们画出心目中的人工智能形象。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作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作品。在他们的画笔下,AI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着笑脸、带着彩虹色螺旋桨、能装下零食玩具的温暖“朋友”。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仍围着韩丹希问个不停,久久不愿离去。这场充满趣味的AI科普课,如同一颗科技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他们对科技的好奇与向往。
武汉理工大学“蛋蛋在行动”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前沿科技知识带入乡村课堂。在澴潭镇中心学校的校外辅导站里,知识的传递不止于课本,更在于点燃孩子们对未知的好奇、对理想的向往。这样的课堂,是青春力量生动实践的体现,当年轻的热情与纯粹的童心相遇,便能碰撞出滋养成长的温暖火花,为孩子们的未来种下无限可能。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宝洪 通讯员 宋子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