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为尺:解码节气里的四季密码与生命智慧
长江云新闻 2025-07-22 18:09:29
近日,为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专家刘以康走进江岸区后湖街道海赋社区,为青少年带来主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关心节气》的科普讲座。
刘以康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二十四节气。他首先追溯其起源:古人通过观测日影(圭表)确定冬至、夏至等关键节点,逐步发展出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这一体系后来成为指导农耕的精准“时间之尺”。
接着,刘老师引导大家观察植物随节气变化的规律,如立春玉兰含苞、清明杨柳依依、夏至荷莲盛开、秋分稻穗低垂、霜降枫叶尽染、冬至万物蛰伏,生动展现了草木生长与自然节律同频共振的现象。他告诉大家,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古老的农耕智慧,更是融入民族血脉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民俗传统(如清明祭扫、冬至包饺子)和“顺应天时”的生活哲学。其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智慧。讲座后,刘老师向青少年赠送了自己的著作《身边的二十四节气》。
此次活动让青少年学习了节气与物候知识,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提醒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忘感知自然时序,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
长江云记者:赵星雨
通讯员:罗丽娜、叶家怡
责任编辑 马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