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面香里的赤子情怀

孝感日报  2025-07-22 10:10:18
分享到:

7月中旬,在“三神一面”体验店缭绕的蒸汽里,芝麻酱的浓香裹挟着红油的辛烈扑面而来。熊文文站在灶前,目光如炬——这碗面,承载着他二十载跌宕人生,更凝聚着一个大别山赤子反哺乡土的炽热初心。

2003年寒冬,初三学生熊文文的世界骤然崩塌:父亲打工途中遭遇车祸,命悬一线。少年以稚嫩肩膀扛起如山重担:“父亲在,家就在。”苏醒后的父亲落下严重后遗症,熊文文含泪休学返乡,在病榻前守过无数不眠之夜。寒夜里父亲一声呻吟,他便从凳子上弹起;父亲怕潮,他默默垫高老屋地基;父亲因病执拗,他温言细语讲笑话宽慰。这份孝心,如星火照亮苦难岁月,也点燃了他守护家园的最初信念。

2013年,大学毕业的熊文文怀揣打工积蓄回到大悟县芳畈镇徐楼村。他敏锐发现冷浸田特质,率先种藕养虾,起早贪黑侍弄田地。当乡亲们争相效仿,传统线下销售却难承其重,价格一路下滑。

“光有热情远远不够,”熊文文反思,“会种会养之外,更要能策划、建渠道,把产品销出去!”

2020年,父亲病逝的悲痛尚未平息,疫情又使轧面作坊陷入困境。熊文文擦干眼泪,将面条免费送给抗疫英雄。也是这一年,他做出关键抉择:通过“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进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充电。

入学不久,熊文文找到湖北职院财经与旅游学院的创业导师王峰,聊了一个多小时,讲创业困惑。王峰一针见血:“小作坊不行,得规模化!”一个月后,当熊文文把难办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摆在导师面前时,这份实干精神令王峰震撼不已。

2022年2月,熊文文成立湖北弘孝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热干面标准化生产线,日产量最高可达8万份。

为攻克保鲜技术,保证口感,他带领团队反复试验,将新鲜的热干面烘干成挂面型,采用高筋小麦粉轧制,并调制独门酱料包,成功让“三神一面”“出道”:开水一煮,地道武汉风味瞬间还原。

面香四溢,更需通达天下。熊文文敏锐抓住电商风口,在抖音等直播平台为热干面插上互联网翅膀,惊人的15%回购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一次与网红主播合作,6分钟狂销5.2万袋、销售额达12万元。

电商奇迹背后,是熊文文精心编织的“共富蓝图”。他与乡亲们一起,深入研究农村,钻研农业,服务农民,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打造了家门口的“学习小站”,在徐楼村建起新媒体电商培训基地,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熊文文已吸纳100余名乡亲就业,带动村民年收入增加1.2万元,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4.8万元。

2024年底,为解决选品结构单一、原材料来源局限的问题,熊文文将直播带货选品范围扩大至整个物产丰饶的大别山地区。通过与聂建军、吴丽等大悟县村支书深度合作,线上直播销售大别山全域农副产品,并成功打造了大悟县首个集产品分拣打包、直播培训、现场直播于一体的电商直播基地。

基地面向所有乡亲敞开,并手把手带播直至其能独立操作,还负责培养专业电商运营人员。2024年,熊文文团队年总销售额近1500万元,电商直播基地带动天麻、茯苓、黄精等大别山药食同源类中药材月销近200万元,花生油、山茶油、菜籽油、鸡蛋、土鸡等产品月销约30万元。

2025年,熊文文依托公司和实体面馆,在原有热干面基础上创新开发了天麻、抹茶、板栗等口味的特色面条和糕点,极大丰富了产品线,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他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规模种植大悟红皮花生近5000亩,试种黄精200亩,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00万元。

事业腾飞之际,熊文文心中的“人民情怀”愈发炽热。他创建“石榴红志愿服务队”,将易消化的养胃面食送到村里老人手中,送到“幸福食堂”;环卫工人常在早餐店吃到他的免费热干面。

大悟县芳畈镇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战场,徐楼村更流传着“红军洞”的传奇。新时代,熊文文以一碗热干面为支点,将大别山精神中的“坚守信念”与“勇当前锋”揉进了面香里,融入了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