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3000流动摊贩安家啦!便民市场凸显民生温度
城市管理的温度,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近日,随州扎实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用“疏堵结合”“柔性执法”的智慧为3000余名摊贩“安家”。
清晨六点,随州市随县厉山镇的便民市场已经热闹起来,水果商贩老周在专属摊位前忙碌着。过去,商贩需要凌晨抢摊、花钱占位,抢不到的商贩就会沿街流动经营,导致交通拥堵、噪音扰民、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随州市随县厉山镇水果商贩 周永礼:现在政府给我们提供这个摊位是免费的,我们现在卖多少就是我们自己的。
随县便民市场设350个分区摊位和327个整齐车位,城管清晨5点上岗引导。今年年初,当地城管部门走访600余家摊贩,根据诉求选了一块闲置地建市场。为让流动摊贩变固定商户,城管联合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入户宣传政策、解决实际问题。
随州市随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李葵:早上5点到9点高峰期,我们到岗执勤,引导车辆有序地停放,引导商贩规范有序地摆放经营。
厉山镇的变化是随州城市治理升级的缩影。目前,随州已布局26处规范化便民市场,配套12个农产品临时交易点和8处季节性水果安置区,3000余名摊贩告别“游击经营”。
随州市城管执法委党组书记、主任 辛拥政:解决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停车管理、市政园林等民生问题89个,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以长效常态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长江评论:为流动摊贩“安家” 让城市管理更有人情味
当流动摊贩告别“占道经营”的窘迫,走进规划有序的便民市场,随州用一场温暖的“安置工程”,让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找到了平衡点。3000个摊位的“安家”,不仅是空间的转移,更是城市对民生温度的生动诠释。流动摊贩多是小本经营的劳动者,他们推着三轮车穿梭在街头巷尾,于自己是为了吃饭,于城市是烟火气的组成部分。过去,“打游击”式的经营让他们时刻面临被劝离的焦虑,如今,便民市场为他们提供了固定摊位,水电设施齐全、经营环境整洁,甚至还有统一的管理服务——这种从“驱赶”到“接纳”的转变,让劳动者得以体面经营,不必再为“明天在哪里摆摊”而忧心。正如一位卖蔬菜的摊主所说,现在有了固定地方,下雨不愁、城管不催,心里踏实多了。这份踏实,正是民生最朴素的期盼。再来说城市管理的难点,往往在于如何平衡“秩序”与“活力”。随州没有简单地“一禁了之”,既维护了市容整洁,又保留了城市的烟火气。这种治理方式,摒弃了“非黑即白”的强硬思维,用“疏堵结合”的柔性手段,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暖人心。民生温度从来不在宏大的口号里,而在这些具体的改变中:让劳动者有尊严地谋生,让群众的生活更便利,让城市的治理更有人情味。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燃 周科屹 责任编辑 李媛 谢宝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