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蝶变背后的“领路人”——看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工作队如何激活马者村
四年前,恩施市屯堡乡马者村还是藏在武陵山深处、产业单一、年轻人纷纷外出的普通山村。如今,这里华丽转身,村集体经济收入四年翻番,村民富足的笑脸随处可见。这场蝶变的“密码”,离不开一支扎根山沟的队伍——湖北省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他们用脚丈量民情,用心谋划发展,用实打实的行动,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
高位推动:责任在肩,“钉钉子”而非“走过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首在担当。”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党组视帮扶马者村为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一份份详实的《年度帮扶计划书》,20余项具体任务,责任到人、限时完成,彰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工作队化身强力“黏合剂”。通过定期召开省直单位协作联席会议,成功撬动发改、交通、文旅、农业等10余家中直、省直单位资源,变“单打独斗”为“众人拾柴”。资金共筹、项目共建、经验共享的生动局面下,4800余万元帮扶资金精准滴灌马者村发展根脉,汇聚起跨越山海的磅礴合力。
党建强基:筑牢堡垒,培育“领头雁”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工作队深谙坚强堡垒是核心。他们从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入手,让组织生活严实起来。更关键的是培养“领头雁”:挖掘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型党员骨干。老党员张大爷在工作队组织的培训后,从只会种苞谷变身“技术顾问”,带动邻里种茶增收。2024年,村“两委”注入2名年轻后备力量,发展4名新党员,队伍活力迸发。
入户走访
创新“支部联建”,推动省厅党建资源下沉。厅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共学政策、共商发展。邀请农业专家、文旅策划师、电商达人等139人次进村授课,手把手教技术、拓思路。村干部感慨:“眼界打开了,办法也多了!”在党员先锋带动下,村民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主动参与美化家园、义务植树。党风正引领民风淳,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牌匾熠熠生辉。
入户走访
精准施策:把脉资源,擘画振兴蓝图
工作队精准把脉马者村“土、硒、茶、凉、绿”的独特生态禀赋,为后续的产业造血奠定了科学基础。他们深知,只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真正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这份精准的“诊断”和前瞻的规划,是马者村蝶变的关键起点。
入户走访
民生为本:纾困解难,服务“零距离”
工作队将群众“急难愁盼”当头等大事。为防止脱贫户返贫,建立起严密的“1+1+1”包保监测机制(1名工作队员+1名村干部+1名党员或乡贤联系1户监测户),常态化走访,动态清零风险。教育资助、医保参保、危房改造(3户焕然一新)、饮水安全(100%达标)等政策精准落实,2024年全村无义务教育辍学,1094名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网。
消费帮扶:打通销路,化身“推销员”
工作队不仅是建设者,更是“推销员”。三年间,利用后方单位资源和各类展销平台,累计帮助村民销售茶叶、腊肉、蜂蜜、时令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价值210余万元,让“马者味道”香飘省城。
省政府办公厅消费帮扶物资
一千多个日夜的深耕细作,湖北省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用深情与担当,在马者村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动人答卷。站在新起点,他们初心不改,步履不停,继续与乡亲们并肩描绘更加绚烂的新篇章。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邹兴程 通讯员 李昕 何平芳 编审 刘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