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襄阳:开展辅助性就业 让爱心润泽“阳光家园”

长江云新闻  2025-07-21 16:47:36
分享到:

辅助性就业,是指组织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一种集中就业形式。近年来,襄阳通过多渠道争取劳动生产项目,让残障人士及其家庭参与其中。

在襄阳市樊城区铁路社区楚天舒“阳光家园”的手工制作室里,志愿者正在教智力残障人士打包艾条。而在另一间手工室,六名残障人士正在生产加工艾条。称重、按压、涂胶、打捆,这样简单的动作,对他们来说需要学习一个月。虽然很艰难,但这样的活动,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的“桥梁”。

襄阳市樊城区铁路社区楚天舒“阳光家园”学员  云嫣然:我在这里做艾条很开心,能挣钱。

襄阳涨才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曹伟兵:直径1.8的我们基本上5分钱一支,像直径7.0的大炮灸,他生产一支都是一块钱。

艾条制作,只是楚天舒“阳光家园”的辅助性就业项目之一,目前,已经有将近十家爱心企业和他们对接,截至今年5月,仅仅是雨帽订单,86名残疾学员就完成了200多万件。近年来,襄阳市以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政策为抓手,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注能、社会助力”模式,让残障群体从“被帮扶者”转型为“社会生产者”。2020年,襄阳出台《襄阳市城区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扶持办法》,先后投入近百万元支持阳光家园、残疾人之家等阵地建设,加大辅助性就业扶持力度,对接爱心企业订单、提供技能培训及补贴支持,帮助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参与者每月可获得300至1000元收入,部分残障人士还用劳动所得为家人购置礼物,实现了“自食其力”的梦想。

残障人士焦怡涛的妈妈  张炳慧:最高的一次拿了将近200块钱,很高兴,他说要存起来给妈妈买衣服,给家里买菜,当时听了以后是很高兴很高兴的,真是非常欣慰。

辅助性就业不是终点,而是残健融合的起点。目前,襄阳全市类似“阳光家园”的机构已有65个,“十四五”期间计划扩展到100个,惠及更多残障家庭。

襄阳市樊城区铁路社区楚天舒“阳光家园”志愿者  秦笃芬:目前产量一直还是达不到饱和状态,孩子们的收入不是太稳定,就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企业能够积极加入进来,能够给这些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玉 张雪晶)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