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为何禁戴首饰?医护人员详解禁忌与应对
近日,“国外一名男子戴金属项链进入核磁共振室被吸入机器致重伤身亡”的消息引发关注。手术中佩戴饰品同样暗藏风险,为何手术室禁止佩戴首饰?哪些物品需提前取下?无法取下时该如何处理?武汉市中心医院手术室护士马娟婷对此作出解答。
小小首饰藏隐患,手术安全受威胁
手术需在严格无菌环境中进行,而长期佩戴的首饰表面易附着细菌,可能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同时阻碍消毒剂与皮肤的充分接触,降低消毒效果。
金属首饰的导电性更是重大隐患:手术中常用的电刀等高频电设备,若电流经金属饰品传导,可能引发局部短路,造成皮肤灼伤或组织损伤,还会干扰设备精度,影响手术效果。
此外,手术中患者需根据术式调整体位,佩戴首饰的部位若长期受压,可能导致局部皮肤血供不足,形成压疮,出现发红、水泡等症状。在心脏除颤等紧急抢救时,胸前金属项链还可能阻碍电极片放置,导致电流传导不均,降低抢救成功率。
这些物品术前必须取下
除项链、耳环、戒指、手镯、手表等金属首饰外,玉镯、玉佩等非金属饰品也在禁忌之列,因其可能影响静脉通道建立或局部血运。
辅助类用品同样需注意:隐形眼镜或美瞳可能在术中损伤眼球;活动假牙有脱落误入呼吸道或手术区域的风险;发夹、发带等发饰若脱落至手术区域,可能干扰操作。
值得提醒的是,若患者装有心脏起搏器、电子耳蜗,或有骨折手术植入物、种植牙、金属假牙等,需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以便根据情况调整方案,保障安全。
无法取下?这些措施可补救
对于确实无法取下的首饰或体内金属植入物,医护人员会采取针对性措施:
-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优先使用双极电凝,采用低功率操作,避免电流通过心脏及起搏器;
- 体内有金属植入物需使用电刀时,采用最低有效功率和最短操作时间,同时将负极板贴近手术部位,使电流避开植入物;
- 长期佩戴无法取下的玉镯等饰品,需用纱布包裹以免磕碰划伤皮肤。
医护人员强调,术前配合取下各类饰品,是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患者及家属应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因小失大。
(来源 健康合伙人 记者 罗冰 编辑 朱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