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关注“人类月球日” | 武汉,离月亮很“近”

长江云新闻  2025-07-20 19:32:31
分享到:


为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每年的7月20日被定为 “人类月球日”。今天,我们到武汉的几所大学去探寻跟月球有关的故事。

今年1月,武汉大学获得了四份月球岩屑样品,它是嫦娥五号带回来的,其中包含两份玄武岩和两份角砾岩岩屑,总重量只有39毫克。副研究员聂家岩以“月球和小行星风化层工程物性差异”为课题,历经两年申请,才获得了这些宝贝。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建造系副研究员 聂家岩:我们测这些力学数据,肯定能够支撑未来月表的活动,如果在月球表面建房子的话,(能解决)到底建多大、建多高的问题。

要测出月岩的硬度、弹性模量等物理性质,仅通过几毫克的样品测算,难度可想而知。聂家岩和团队突破性地以微观颗粒信息预测出了月球宏观岩体指标。这一研究结论于今年5月31日发表在了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旗舰期刊上。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建造系副研究员 聂家岩:更充分地认识月壤,然后模拟高仿真的模拟月壤,利用改造月壤,最后实现月表的原位建造这样一个智能化的技术。

除了武大,华中科技大学也有突破,丁烈云院士团队已经成功烧制出了带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并于去年11月搭乘天舟八号前往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完成暴露试验,为未来在月球上盖房子积累科研数据。而武汉纺织大学则用与月壤化学成分相近的玄武岩,研发出了只有头发丝直径三分之一粗细的玄武岩纤维,并且制成了11.3克重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首次亮出的“中国红”,就是湖北造。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珣 唐清辉)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