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苏鄂携手“蟹”逅未来 华农实践团为大冶湖“冶蟹”铸牌寻良方

长江网  2025-07-20 12:38:18
分享到:

7月7日至13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江苏省苏州昆山和湖北省黄石实践团在水产学院副院长马徐发带领下走进昆山和大冶湖,开展“‘阳澄’问道,‘冶蟹’铸牌”实践活动。团队聚焦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技术与大冶湖产业发展,通过实地调研与人物访谈等形式,系统学习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技术与品牌运营经验,为大冶湖产业发展探寻发展道路。

7月7日,实践团抵达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与负责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蒋明进行深入交流,学习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技术与品牌建设经验。

实践团在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交流学习

当地养殖高度重视生态保护,通过采用“三级净水”流程与低密度养殖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水体污染。利用金鱼藻、伊乐藻等水草兼作饲料与净水工具。针对江南多变气候,产业协会形成精准应对方案:暴雨前降低水位、高温期提升水位、饲料中添加维C等措施,有效缓解蟹群应激反应。

在品牌运营方面,蒋明指出,“阳澄湖大闸蟹”是品质品牌,而非单纯产地标签,协会会严格把控药残检测与品质标准,确保产品口碑。

蒋明带领实践团在产业园中参观

7月8日至9日,实践团先后前往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和当地养殖园进行现场考察,深入了解其文化赋能与具体养殖流程。7月10日,团队内部研讨总结苏州调研成果,初步形成技术移植方案后,启程奔赴大冶湖。

实践团在文化馆中参观

7月11日至13日,实践团深入大冶湖,实地走访西塞桃花鳜鱼实践基地与大冶湖核心水域,参与研讨会,进行“苏鄂”螃蟹产业技术交流。

在西塞桃花鳜鱼实践基地,马徐发副院长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大冶湖的“人放天养”模式。他指出,该模式通过减少或停用人工饲料,既符合大冶湖养殖特点,也有助于生态治理。

马徐发带领实践团参观西塞桃花鳜鱼实践基地

7月12日,实践团参加了由黄石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李从玉主持的“黄石农发集团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研讨会”。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党委书记秦长平、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刘友明、水产学院副院长马徐发及研究生代表参会。

马徐发就校企合作历程发表报告

会上,农发集团汇报了产业升级思路及鳜鱼基地建设进展。秦长平、马徐发等专家围绕水产产业链各环节提出发展建议。实践团结合阳澄湖调研成果,就螃蟹养殖技术移植与品牌建设作专题报告,从品牌打造、文化赋能、营销策略三方面为大冶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7月13日,实践团实地调研大冶湖核心水域,深入了解当地“八月膏长腿蟹”的养殖状况。

实践团观察螃蟹生长状况

实践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团队系统掌握了阳澄湖大闸蟹生态养殖与品牌运营精髓,深入探索了苏鄂螃蟹产业技术融合路径,为赋能大冶湖蟹业发展贡献了“华农智慧”。实践团表示将持续推动“阳澄经验”与大冶湖实际相结合,助力湖北螃蟹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品牌价值的统一,焕发“冶蟹”新活力。

责任编辑:石靖怡

责任编辑 龚晓艺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