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解读 | 锚定 “七个坚定不移” 以攻坚之势巩固经济向好态势
做好下半年工作,关系到今年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十五五”能否顺利开局。湖北围绕支点建设“七大战略”,提出“七个坚定不移”,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年初,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经济增长6%左右的预期目标。今年上半年,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45.61亿元,同比增长6.2%。下半年,湖北将接续用力,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咬定目标,湖北将聚焦“三个重点”。首先,以汉襄宜“金三角”为代表的重点地区要多做贡献。其次,重点行业要稳定发力。统筹推进“三线并进”,推动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以人形机器人、高端AI芯片、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同时,重点企业要提质增效,推进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冲刺千亿级。
坚定不移推进供需协同发力
供给和需求,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坚定不移推进供需协同发力,湖北提出扩投资、促消费两手并举,让内需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要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湖北将坚定不移抓项目、抓投资。一手抓“谋划”,围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抓紧谋划储备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一手抓“实施”,加快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问题。与此同时,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汉湘桂内河航运湖北段“三船闸一航道”等新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要深入挖掘消费潜力。一方面,要精准用好“两新”政策,进一步放大带动效应。另一方面,要拓展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支持大健康、新文旅、泛娱乐、智能化等新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组织开展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活动。
最后,要用好用足“两重”加力“两新”扩围、稳就业稳经济24条举措、提振消费转向行动等国家政策,抓好政策落实。
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湖北必须发挥优势,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要狠抓科技创新。一方面加大投入,力争用3-5年时间,把政府主导的投资基金群扩大到2万亿规模。另一方面强力攻关,着力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力争湖北实验室再发布20项标志性成果。此外,要招引人才,引进一批顶级科学家和行业领军人才。
要狠抓成果转化。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创新支持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要狠抓改革创新。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谋划出台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教育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改革细则等改革措施;着力推进以要素配置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人才、金融、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
坚定不移稳外贸稳外资
经济稳,还体现在外贸外资上。湖北提出“抢出口、调结构、壮主体、抓出海、建渠道”15字决。包括抢抓中美对等关税政策调整窗口期;着力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精准服务壮主体,加强外向型市场主体培育。同时,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湖北国贸、湖北联投、长江国贸3家平台2025年进出口均力争达到500亿元;办好中国-北欧经贸论坛等活动,持续提升开放湖北的国际影响力。
坚定不移做好企业纾困解难工作
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韧性。湖北将坚定不移做好企业纾困解难工作,首先全面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着力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力争3年降低各类成本3000亿元以上;继续开展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以法治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体两翼”。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通过大力建设高品质住宅、有序推进住房“以旧换新”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好房子”;另一方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园区、街区和城中村整治改造,让城市“焕新”。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100个左右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做强做优40个省级县域产业集群,培育一批10亿级头部企业、链主企业。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构建乡村富民产业等“六大体系”,建设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
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湖北将守牢四条底线。守牢民生底线,湖北将接续推进10大类民生项目,就业、养老、教育,安全,一个都不能少。守牢生态底线,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长江绿色航运。守牢安全底线,防汛抗旱、安全生产、地方债务、金融风险,时时绷紧一根弦。守牢稳定底线,探索党建引领的“多格合一”改革,让社会治理为“保稳定”托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彤 徐嵬毅 郭裕铭 唐清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