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武昌鱼“瘦身”记 科技助力身价倍增
长江云新闻 2025-07-18 18:30:02
被誉为“楚天第一菜”的武昌鱼,如今在鄂州通过一场特别的“瘦身塑形”,身价竟翻了几番。这背后的秘诀是什么?一起走进武昌鱼“特训营”看看。
走进鄂州梁子湖区的标准化养殖基地,这里的武昌鱼正在进行“特训”。它们被转移到一个独立的循环水系统里。在这里,水流模拟自然洄游的状态,鱼儿们24小时都在“健身”。
鄂州市梁子湖渔樵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吴志峰:传统的观念,鱼是越肥越好,现在追求品质,就像人锻炼一样,脂肪消耗掉,肉非常结实,口感,肉质都有一个很大提升。
这套循环水系统可不简单,它配备了蛋白分离器等设备,能自动分解杂质、杀菌、净化水质。除了“健身”,养殖户还给武昌鱼定制了“健康套餐”——“中医调理+生态净化”。通过中药内服和微生物调水,确保水质始终保持高标准。
鄂州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工程师 祝源: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实现水体的肥活嫩爽。使用三黄、免疫多糖跟饲料进行混合,增强(武昌鱼)肠道免疫功能,消化吸收能力。
科技加持的效果立竿见影。经过大约15天的“特训”,这些武昌鱼不仅彻底摆脱了淡水鱼常见的土腥味,检测还发现,它们的氨基酸含量显著提升,肉质变得更紧实鲜美。品质的提升带来了身价的飞跃。
鄂州市梁子湖渔樵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吴志峰:我们的鱼不愁销,主要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大城市,走高端路线。
成功“瘦身塑形”的武昌鱼,出塘价从每斤5元飙升至28元,凭借好品质,还成功打入北京SKP、上海盒马等高端市场。看好这一模式,鄂州市已将这套“瘦身秘笈”写入振兴武昌鱼品牌三年行动方案,规划建设10万亩高标准示范区。预计到2025年,能带动活鱼销量1300万斤,让这条“楚天第一菜”游得更远,价值更高。
长江云新闻记者 冉涛 刘璐 张项青
责任编辑 刘沛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