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彩市州 | 宜昌枝江:项目建设“加速跑” 企业生产“火力全开”
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宜昌枝江,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就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炎炎夏日,姚家港化工园区里,一派火热景象,以满弓的姿态,冲刺三季度,全力奋战下半年。
走进湖北索通炭材料公司,黑得发亮的石油焦被投入新一代新型罐式炉进行煅烧,经过1250到1300摄氏度的“烈火洗礼”,石油焦脱胎换骨,变为新型炭材料——煅后焦。煅后焦是制造电解铝所需预焙阳极的核心原料,还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关键辅料的生产。自去年9月投产以来,项目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湖北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经理 郑贤文:目前每天入仓石油焦约3000多吨,每月(煅后焦)订单达5万吨以上,我们计划在第三季度启动第四条生产线,煅后焦的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吨以上,成为国内单体最大的煅后焦生产基地。
记者在现场发现,煅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被精密的管道输送到两台105吨的余热锅炉中。一部分通过汽轮发电机组,每小时可发电15000千瓦,满足生产生活用电,其余大部分蒸汽则输送到姚家港化工园的企业,进一步完善了园区产业配套。
湖北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动力车间主任 胡鹏飞:现在每小时稳定外供蒸汽量在70吨左右,主要供应给了周边的海科新源、南炼新材料、江山作物、优利德新材料等企业,即使未来园区有更多企业需要蒸汽,也完全能满足需求。
在姚家港化工园区,忙得“热火朝天”的,不止生产车间。湖北南炼新材料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也在“加速”奔跑,朝着8月投产试运行的目标冲刺。作为提升产能与核心技术的关键布局,二期项目总投资7亿元、占地73.5亩,将聚焦高性能环保新材料研发生产,着力打造更高效的智能化生产线。
湖北南炼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 郭建光:项目建成之后,预计为公司增加产值8亿余元,聚焦新材料,锚定产业链,提升核心价值,与国家产业政策同频共振,企业结合自身产业链的特点聚焦发力,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和优链。
截至目前,姚家港产业园已聚集企业136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1家。今年以来,枝江高新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推进优质企业梯度成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园区所在地,董市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不断延伸服务链条、优化服务质量,今年1至5月,规上工业总产值248.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
宜昌枝江市董市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 舒洁:我们将以最优的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协助企业加快三期规划落地,支持其延伸产业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升综合效益,助推枝江高质量发展。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莉莉 张琼 枝江台 张枭羿 金秋 朱深耕 责任编辑 陈碧玲)
